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压力增大,再加上熬夜,长期佩戴耳机、饮食油腻辛辣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听力损伤人群越来越多,已经不仅仅影响老年人群,近年来,听力下降年轻化趋势也愈加严重。
听力下降需警惕!!!
五大原因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者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以长期的间断或者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为主要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间越长,鼓膜穿孔越大,听骨链破坏越大,造成听力下降。
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样引起的呢?感冒后、外伤后耳膜穿孔、游泳耳朵进水感染等。
2.儿童鼻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听力下降
小孩抵抗力较弱,经常感冒,引起鼻炎。此时肿胀的下鼻甲会压迫咽鼓管,使中耳造成负压,导致听力下降。
此外,部分小孩会有腺样体尚未退化的情况,一经发炎,容易压迫咽鼓管。当咽鼓管发生阻塞时,中耳腔压力下降,形成负压,使耳膜内陷,甚至出现渗出性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由于症状不重易被家长忽视,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或造成终生遗憾。
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听力下降的情况。比如:看电视声音开的比较大、交流反应迟钝、经常拍击耳朵或者头部等。
图片来源:网络
3.年纪仍然是听力下降的客观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系统也会随之退化,从而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则可引起老年性耳聋。在听力下降发生后,要及时干预。
4.药物导致的听力下降
是药三分毒,不少药物具有耳毒性,如果吃药后出现听力下降的话多是药物副作用导致的。一定要引起注意。
5.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
噪声对年轻人的危害非常之大。
在地铁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戴着耳机玩手机,地铁上或者公共环境下声音嘈杂,我们会调大耳机的音量来掩盖外界的声音,但当声音大于90分贝时,会对人体听觉系统造成损伤。年轻人不要长期戴耳机,要有保护听力的意识。
日常防护:
1.游泳时不要耳朵进水,时刻保持耳道干燥。
2.积极调理鼻炎,腺样体肥大。
3.日常生活防噪音。
4.注意用药。
5.不要过长时间使用耳机。
6.远离噪音环境。
7.一旦有听力下降,及时就医。
(以上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相关版权归持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