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杨诗雨
男子多年来右耳发闷、听力下降,被确诊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12月26日,医院,专家团队通过微创手术,将患者狭窄的咽鼓管扩张,帮助它恢复功能,患者术后很快恢复听力。
58岁张先生(化姓)家住汉阳毛家堤,近年来他总感觉右耳闷闷的,像被东西堵住了耳朵,近距离听声音也很费劲,于医院就诊。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毅询问张先生病史,并进行一系列检查后,诊断患者是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
原来,患者一直被分泌性中耳炎困扰,曾尝试置管治疗,仍多次复发,听力下降。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肖毅评估后决定进行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肖毅团队手术中
“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分泌性中耳炎反复,耳闷耳胀。”肖毅解释,咽鼓管很重要,是沟通中耳与鼻咽部的唯一通道。通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而在吞咽、打哈欠、打喷嚏等动作时会短暂开放。当它发生功能障碍时,一是不能平衡内外的压力导致鼓膜向鼓室内凹陷;二是不能发挥引流作用,导致鼓室内积液,也就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12月26日,肖毅带领团队的李佩佩、陈丹医生,为患者完成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中,团队在鼻内镜下将球囊导管送入咽鼓管咽口,定位后精准扩张咽鼓管,并清理、引流积液。术后,患者的听力明显恢复。据悉,这是该院首例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据了解,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手术操作,与传统鼓膜切开置管不同,对鼓膜不造成创伤,避免了鼓膜穿孔、胆汁瘤形成等问题,现在临床已越来越多运用于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肖毅提醒,生活中耳朵出现发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医院进行检查。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