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病例病理 > 无声需要爱生活中这样防范hellip

无声需要爱生活中这样防范hellip

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
你会对自己的名字好奇吗?你是不是经常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吵”?是不是也想不到,“听见”这两个字,对有些人来说,也成为一种渴望......9月26日#国际聋人日#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说不出自己的话语,只能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像一道无形的门槛挡住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路。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盲隔绝了人与物,聋隔绝了人与人”。自然赋予人类耳朵,可见听力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在医学上,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感觉系统缺陷,有很多因素导致耳聋,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其它不明因素,其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50%以上的耳聋是由父母遗传而来的。

遗传性耳聋常识

临床数据显示,90%以上的聋儿家长听力是正常的,60%的耳聋与遗传有关。对于夫妻来说,婚前互相了解是否有遗传性疾病,可有效预防遗传性耳聋。此外,关于迟发性耳聋,如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等会在一些诱因下,如生活中感冒、咳嗽、摔倒、头部碰撞等骤然发作;打针致聋是由于个体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造成,提早知道,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终生避免耳聋发生;孩子出生后,存在听力问题,应及时进行医学干预,出生3个月左右佩戴听力辅助设备可以有效避免因聋致哑。

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聋

1.防聋第一步,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1~0.3%,尽量6月龄前被发现,否则延误康复的最佳时机。常出生后48~72小时做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应在出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进行“复筛”,如果确诊为耳聋,要早点干预,改善听力。

2.禁长时间接触噪音。如机器轰鸣、人声喧哗、锣鼓声等各种噪声,噪音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减退。听音乐时最好裸听,听过分激烈的音乐1小时左右应休息一次。如戴耳塞不可持续时间过长,把音量调到40~50分贝为宜,清晰即可,不可超过最大音量的60%以上。遇到燃烧鞭炮时,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

3.避免不当挖耳。平时不要随便用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甚至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4.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如参加潜水,跳水等运动时要保护双耳,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

5.积极治疗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咽鼓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6.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索、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特别是婴幼儿内耳发育未完善,易受药物影响,要禁用这些药物。

7.预防老年性聋。首先老年人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注意饮食卫生,减少脂类食物,戒烟酒,防治心血管疾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內部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对于已经患有老年性聋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药物治疗,如效果不好,可以选配适当的助听器。听力损失不是什么错误,只是一种疾病,如同感冒发热一样正常,不该被歧视,也不该被社会边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lbl/141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