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饮食保健 > 难治性梅尼埃病治疗选择之二鼓室内类固醇激

难治性梅尼埃病治疗选择之二鼓室内类固醇激

1、梅尼埃病(MD)由法国医师ProsperMénière于年首先描述,概括其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闷。对于大多数病例,低盐饮食等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对于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病例,可以考虑手术之类的方法。介于手术的有创性和有效性还有很多争议,近年发展起来的鼓室内注射不失为有效的微创方式。

2、前一篇文章《难治性梅尼埃病治疗之选——小剂量庆大霉素耳内注射》里提到的庆大霉素是基于对Ⅰ型前庭毛细胞的破坏。双盲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以及循证医学研究均已经证实了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对MD患者眩晕控制的有效性。鉴于该操作常可导致部分的患者(有文献报道20%)出现听力损害和耳鸣,因此只适用于已经存在明显听力损害的患者。此外,由于近半数MD患者会演变为双侧病变,该方法作为一种破坏性操作,只能施加于单侧耳。上述不足,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于是,如何选择的问题就出现了!好在有类固醇激素。

3、研究历史

年代出现了关于IT(鼓室内注射)类固醇对梅尼埃病的影响的首批报告之一显示,61名患者眩晕改善80%,耳鸣减少74%(Itoh,)。IT和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的使用显示短期控制眩晕的比例为96.4%,并且在Shea的Ménière病的I至III期的28名患者中,67.9%的听力损失得到改善(Shea,)。Sennaroglu等()发现72%的受试者有令人满意的眩晕控制,16%有听力改善,只有8%的患者在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后听力恶化。年一项回顾性研究中,Barrs报道了47%患有顽固性梅尼埃病的患者接受了一次或多次IT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眩晕。同在年,Dodson等对22例梅尼埃病患者接受了鼓室内灌注甲基强的松龙和/或地塞米松治疗。发现鼓室内类固醇灌注大约一半患者的眩晕短期缓解,表明这种治疗可能有助于暂时缓解梅尼埃病的症状;不会导致任何长期缓解眩晕或听力损失。Garduno-Anaya,年采用安慰剂对照研究,随访2年,结果显示,82%的IT类固醇治疗患者完全控制眩晕,安慰剂治疗组为57%。

在年,Boleas-Aguirre等总结PubMed搜索在过去十年中发现了29篇与Ménière病的IT类固醇治疗相关的文章。91%(名中的名)受试者对他们的IT地塞米松治疗过程满意,他们在研究期间没有选择继续进行不同的治疗。眩晕控制需要激素注射的次数,1次地塞米松注射48例(37%);2次注射,26例(20%);3次注射18(14%),4次注射10例(8%);超过4次注射15名(21%)。这些研究结果很容易得出结论,耳内激素治疗可以更快地缓解梅尼埃病。

接着,Herraiz在年报道鼓室内注射类固醇与良好的听力保持有关。超过70%的患者实现了耳鸣控制,经过24个月的随访,超过90%的患者可以显着减少眩晕的数量。

,SheW报道分析17例难治性Ménière病患者,鼓室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灌注治疗。结论:鼓室内甲基强的松龙灌注可有效控制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改善功能活动,保持良好的听力。因此,它可能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可行替代疗法。

年,英国一项大型·随机双盲实验评估鼓室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是否和庆大霉素一样可以减少眩晕。对名梅尼埃病患者进行了筛查,发现庆大霉素组发作降低87%;甲基强的松龙组降低90%。两种药物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没有安全问题。结论是甲强龙是治疗难治性MD的非损毁性、有效治疗方法。甲基强的松龙和庆大霉素之间的选择应基于临床知识和患者情况。

4、耳内类固醇激素治疗相关机制

上述一系列的研究,似乎都说明耳内激素治疗对于MD的有效性,其机制如下:可能对迷路产生抗炎作用,正如内耳疾病中可能的免疫原因引起的有益反应所示。此外,体外生理学研究表明,迷路组织的类固醇灌注会影响钠和液体的运输。Trune已鉴定出具有进行性血管纹状体功能障碍和听力丧失的小鼠,其中具有盐皮质激素作用的类固醇改善内耳功能障碍。因此,Ménière病中IT类固醇的作用也可能包括离子或水传输机制。

5、其他方式呢?

Sennaroglu等()比较了控制MD症状的三种方法:ITD(耳内类固醇注射),ITG(耳内庆大霉素注射)和内淋巴囊(ESD)的减压,发现ITD,ITG和ESD的眩晕控制率分别为72%,75%和52%。因此建议,对于患有眩晕症状的患者可以先尝试ITD,在治疗6个月后效果不好的,尤其是伴有严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者实施ITG,并且可以为听力正常的患者推荐ESD。

6、尽管进行了许多研究,但ITS应用还没有达成共识。至年FatihOghan等总结:

1)ITS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类固醇:氢化可的松(短效),甲基强的松龙(中效作用)和地塞米松(长效)。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通常是研究中优选的类型。动物鼓室内灌注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的内淋巴浓度高于地塞米松。人体内的甲基强的松龙也会产生高的外淋巴浓度,同时甲基强的松龙比地塞米松具有更大的亲和力。一些研究声称甲基强的松龙在较短的时间内(2小时)到达内耳组织和液体,并且最大浓度持续6小时。然而,其他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在比甲基强的松龙更短的时间内到达内耳组织和液体。

2)ITS采用三种不同的应用方式:注射,通气管和带导管的灌注液。无论应用方式如何,建议每日干预。甲基强的松龙在血液中以最高浓度停留6小时,并在24小时以基础水平下降。地塞米松在6小时时也以基础水平下降。有作者建议使用通气管或导管应用进行日常干预,以减少患者疼痛并防止医生和患者的时间损失。

3)不同的学者其类固醇类型的剂量和日常使用方案在研究中也是不同的。比如:地塞米松(4mg/ml)以3天间隔使用三次;每天施用17.5mg地塞米松(0.3-0.8ml),持续5天;应用24mg/cc地塞米松;每周使用甲基强的松龙(62.5毫克/毫升),持续3周。前面提到的所有研究表明,当药物浓度增加时,眩晕控制率会升高。

4)ITS后可发生鼓膜穿孔。它的发病率似乎很低,在0到5.1%之间变化。如果在ITS后发生鼓膜穿孔,它可能恢复或永久。为了减少发育穿孔的可能性,需要注意不要从较薄区域穿透鼓膜。耳朵和咽部的疼痛和烧伤感是其他问题。这些解决方案大约在0.5-1小时后解决。由于内耳含量浓度变化,可见轻度眩晕和短暂性眩晕。

5)同时,必须检查ITS是否具有安慰剂效应。Hu等()对MD患者安慰剂治疗的重要性提出了质疑。一项使用ITD(8mg/ml)的双盲随机交叉试验显示,与安慰剂对比,并无收益。Hirvonen()等报道17例MD患者也使用鼓室内和全身地塞米松。他们声称听力饱胀,听力丧失,耳鸣和眩晕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MD中地类固醇激素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7、大量文献表明:IT庆大霉素滴定方案似乎比IT激素松治疗具有优势,并且降低了需要后续注射的可能性。然而,IT庆大霉素治疗具有使治疗中的听力损失和平衡障碍的风险。介于IT激素与IT庆大霉素的这些优缺点。于是,如何选择就是问题了,或是激进或是保守,总是要有为患友着想的理由,于是有以下建议:

1)如果患者经常出现眩晕,鼓励鼓室内激素治疗,虽然明显的临时效应可能只会使治疗后几个月内眩晕发生率降低。

2)相反,如果类固醇耳内注射效果不好;或者患者发作虽少,却很严重的时候立即鼓励IT庆大霉素。

眩晕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ysbj/112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