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医院耳鼻喉科邀请了全国知名小儿科耳鼻喉专家、医院张建基主任医师来院坐诊,为儿童耳鼻喉疾病患者排忧解难,解除病痛。张主任专业的态度、精湛的医术获得患儿家长一致点赞。
每一位孩子都是家长的希望,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却遇到了各种难题,除了感冒、发烧这些儿童多发病之外,耳鼻喉科疾病也是小儿常见病。但是,很多家长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对这些耳鼻喉疾病没有充分认识,甚至可能会延误治疗,引发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此次张主任坐诊中的案例,希望家长们引起重视,关爱儿童耳鼻喉,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案例分享1:鼓膜穿孔
此次就诊患者中,最小的患者是一个不到三个月的宝宝,小宝宝耳朵流水、哭闹不止。经过张主任检查,诊断为:鼓膜穿孔。
专家介绍说,鼓膜也叫耳膜,它是人体外耳道深部一层薄薄的膜,仅厚0.1毫米,是分隔外界环境与中耳内环境、避免污水、异物进入耳内的屏障,还能汇聚和传递声音。鼓膜通常易在耳道的炎症、外伤时发生穿孔或破裂。鼓膜穿孔或破裂后中耳易受感染,听力也会受损。
儿童发生鼓膜穿孔的常见原因:1、感冒或中耳炎引起;2、外力导致如父母给孩子掏耳朵时用力不当。所以家长要切记:不要选择尖锐的物品掏耳朵,避免戳伤外耳道及鼓膜。
案例分享2:鼻炎
鼻炎是就诊患者中最多的病症类型,从2岁的小儿到初中生都有,6岁的小男孩,子皓就是其中之一。子皓的症状是鼻塞、打喷嚏,家长一直以为是感冒,久治不愈,前来就诊后,才发现孩子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儿童鼻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引起。主要症状为鼻塞、鼻痒、多涕、打喷嚏,严重的还会出现嗅觉下降、头疼头昏、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预防鼻炎,需要让孩子锻炼身体,均衡饮食,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感冒。如症状明显、发作频繁,需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病因,合理治疗。
案例分享3:腺样体肥大
患儿3岁,最近2~3月来,反复鼻塞鼻涕,家长发现孩子睡觉的时候经常张口呼吸而且会有轻微的“打呼噜”,白天玩耍的时候也偶有类似“呼噜”的声音,最近症状加重,带来就诊,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和腭扁桃体一样,都是免疫器官,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如果儿童时期受到感染,腺样体会肿大和发炎,也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肥大。此外,腺样体肥大往往同时伴有扁桃体肥大。此病在儿童患者中多发。
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是口呼吸和打鼾,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睡觉打呼噜,请及时就诊,排查病因。
一天坐诊时间,张建基主任一边为患儿家长分析病情,一边为患儿做耳鼻喉相关的检查,为患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对哭闹的患儿耐心满满,对疑难患儿给予详细的健康指导。患儿家长也是不住称赞张主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在此,张主任也提醒各位家长:除了本文上述案例中的鼻炎、鼓膜穿孔、腺样体肥大之外,儿童耳鼻喉常见病还包括中耳炎、咽喉炎、耳鼻异物、鼻出血、扁桃体炎等,家长应多加重视,如果孩子有不适症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治疗。
医院耳鼻喉科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