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接诊了一位患者,自诉:“耳朵内像塞了棉花一样,闷闷的很难受,胀疼,听不清楚。”接诊医生再为患者检查后,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很“惊讶”,因为他觉得中耳炎是会流脓的,但是自己没有流脓的症状,怎么会患上中耳炎呢?
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耳朵流脓了是中耳炎,那么耳朵不流脓是不是就不会得中耳炎了?错!只要是发生在鼓膜以内中耳腔的炎症,都叫中耳炎。如果鼓膜穿孔,脓液流出,是化脓性中耳炎。如果鼓膜完整,细菌毒力较小,分泌物积聚在中耳腔,就是分泌性中耳炎,也叫卡他性中耳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吧。
关于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也称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两个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一般年幼儿童较常见,也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在成人也比较多见,尤其是40岁以上患者较多。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最常见的病因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包括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致使与鼻、咽邻近的咽鼓管(连接中耳和鼻咽腔的管道)的发生炎症,从而引起咽鼓管阻塞,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分泌性中耳炎最大的危害是导致耳聋。这种耳聋属于传导性的,因中耳腔内的积液影响了经空气传导的听力,早期的听力下降,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恢复的,但是随着病程迁延,积液状态过于黏稠,导致听骨链固定,就会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症状,这种听力下降则是无法恢复的。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儿童因为不会表达,所以家长最先发现的是孩子听力筛查不通过或者对声音反应不灵敏。有些小朋友会自己告诉家长听不清声音,有些则是家长发现叫他(她)不答应或者看电视时电视播放声音比以前增大。
成人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耳闷和听力下降。耳朵内像塞了团棉花一样,也像洗澡耳朵进了水一样,闷闷的好难受。自己讲话像被蒙在鼓里,声音很大却出不去,听别人讲话又听不太清楚,需要别人大声说话或重复讲才能听清。也有很多病人会伴随耳痛、耳鸣等不适。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方式和非手术方式,主要是清除中耳积液,控制感染,改善中耳通气、引流以及治疗相关疾病等综合治疗。
耳鼻喉科医生提醒:早治疗是治愈分泌性中耳炎特别关键的一点,当耳内有不适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
快速预约通道
为方便广大患者挂号就医,我院特开通网络预约通道,您可通过点击下方自助挂号或拔打健康-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