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治疗用药 > 看完这篇,你就是朋友圈里最会擤鼻子的人

看完这篇,你就是朋友圈里最会擤鼻子的人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

作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蔡鑫章副教授

春季是鼻炎的高发季节

许多人的鼻子便都不是那么舒服了

鼻子堵了怎么办?

捏住鼻子,用气排出鼻涕即为擤(xǐng)

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

擤鼻子的方式不够优雅

是有可能损伤听力的——

不正确的擤鼻子方式,会导致哪些问题?

鼻子作为面部五官的一员,其实与其他邻近器官是相通的,比如各组鼻窦就通过窦口与鼻腔沟通、鼻泪管连接了鼻腔与眼、咽鼓管则是鼻腔鼻咽与中耳的通道。

因此,不正确的擤鼻很可能损害到这些邻近的器官:比如把鼻腔内的鼻涕挤压到鼻窦,引起鼻窦炎导致头痛、面痛等等不适;把鼻涕挤入鼻泪管,可以引起泪囊炎和结膜炎,甚至影响视力;把鼻涕挤入咽鼓管,则可导致中耳炎,严重者会损害听力。

不正确的擤鼻子除了“两只手捏住两边鼻孔”的错误方式外,另一个问题就是用力过大。

有些人会认为不用力就不能把鼻涕或鼻腔内的脏东西擤干净,尤其是在鼻腔不太通畅的时候会越发用力。这样一来,就算鼻涕没有被挤入中耳,经咽鼓管的强烈气流也可能冲击到鼓膜,严重的可以导致鼓膜穿孔。

如何优雅地擤鼻子?

身体竖直略前倾,闭上嘴巴,用手指压闭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正常力度向外喷气,将鼻涕擤出,然后换边。切忌用力过猛。当然在鼻孔前方还应准备接纳鼻涕的干净手帕或纸巾。

在鼻腔很不通畅的情况下,应该请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开一些可帮助收缩鼻腔血管的滴鼻液或喷剂,待鼻腔通气后再擤鼻。要注意的是这类药大多不能长期使用。

延伸阅读:除了“擤鼻子”这个动作,在生活中你未曾注意的小细节里,还有哪些行为会影响听力?

1长时间地使用耳机。

这在学生和年轻人群体中非常普遍,很多人喜欢在闹市街头和人声鼎沸的公交车上戴耳机听音乐,而且为了屏蔽周围的噪音会把音量开得很大;还有人喜欢把耳机连续戴几个小时,甚至戴着耳机睡觉。殊不知,人耳长时间地接触大音量的声波,会引起听觉疲劳,长期下来将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2经常性地自己掏耳朵

某些外耳道的肿瘤与经常掏耳朵有关,肿瘤发展到后面肯定会影响听力。在门诊还遇到过不止一个病例是在掏耳朵的过程中把鼓膜给捅破了。

一位有掏耳朵习惯的患者,在工作的办公区把掏耳朵的棉签放在耳道内忘记取出来,结果起身转头,露在耳朵外面的棉签撞到别人,硬生生给自己鼓膜上戳了一个洞。

3“采耳”

耳科门诊很多医生都遇到过这类病人,非医务人员的所谓“采耳”常常可以导致耳道的细菌和霉菌感染,患者会感觉耳痒、耳痛、耳道内流水等等不适,严重的会导致中耳炎、鼓膜穿孔,从而损坏听力。

4婴幼儿喝奶时头位过低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咽鼓管相对宽大、短而平,头低于身躯时,很容易引起奶液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对儿童来说,另一个要纠正的习惯是把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把诸如黄豆绿豆、玩具珠子、果核等塞入耳道。个别异物塞得比较深的也会损伤耳道皮肤和鼓膜。

5其他的一些习惯

比如在KTV或迪厅长时间接触噪音、长期的烟酒刺激损坏血管系统从而影响内耳血液供应等等,都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危因素。患者会感觉耳痒、耳痛、耳道内流水等等不适,严重的会导致中耳炎、鼓膜穿孔,从而损坏听力。

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zlyy/1350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