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
终身受益
爱耳日今年的3月3日,是我国的第21个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第7个国际“爱耳日”。今年世界爱耳日的主题为“保护听力,终生受益(Hearingforlife:don’tlethearinglosslimityou)”。
耳是人体构造最为精密、复杂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不会正确使用耳朵,会给耳朵带来一些伤害。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您应注意耳朵的保护。
日常有哪些损失耳朵的行为需要我们注意呢.....
1、坐公交车带耳机
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私家车里听音乐吗,由于音量需要调整到可以掩盖交通工具的音量,所以分贝数会比安静时高。长时间暴露在这种条件下,就容易损害听力。2、长时间煲电话粥
很多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频繁接听或者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有害途径,还可能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电话最好一次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3、用硬物掏耳朵耳道有自排洁功能,大部分的人耳屎可以自行排出,建议无耳部不适,尽量不要去掏耳朵,更不要用牙签,发卡,火柴棍等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的东西掏耳朵。
4、经常泡吧,去KTV
在分贝的音乐中待15分钟接触的音量等级,就可能相当于工人一天8小时接触85分贝声音所达到的等级,即使只在这些娱乐场所短时间接触高分贝等级也是有害的。
5、不正确的擤鼻涕
很多人擤鼻涕都用两个手指捏住两侧鼻子,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耳,鼻,喉是相通的,如果压力太大不能从鼻子释放机会走到耳朵和喉咙。一旦用力过猛就可能造成鼓膜穿孔。
6、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目前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原因在医学上还不是很明确。可能和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时间疲劳,睡眠不足等有关。人高度紧张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
7、乘飞机时不注意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很多人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听到的声音变小,头晕等症状。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应注意做吞咽动作,防止航空性中耳炎。
8、游泳前后不注意检查耳朵
游泳时耳道进水,呛水引发耳朵疾病,主要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游泳池里的水中有很多细菌,儿童的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加上抵抗力低,位于耳鼻喉的细菌容易侵入,造成发炎。
爱耳日保护耳朵的小常识
1、远离噪音
首先减少接触,不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声损害的最重要举措。
戴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2、睡觉时候不要听歌
因为枕头很可能成为帮凶——把耳塞塞得更紧,令声音对鼓膜的冲击力增加。而且,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3、做好防护
身处噪声环境,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并养成良好的护耳习惯,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并及时治疗耳部疾病。儿童听力保护措施我国对每一个出生48-72小时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耳声发射检查。即听力筛查。所有出生的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听力筛查。因为有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很健康,但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出现听力问题了。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如果出生后不及时进行听力筛查就不能早期发现。
现阶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孕产妇耳聋基因的检测,作为产前筛查工作的重要一环,至关重要。通过对产妇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将关口前移,可以及早发现携带耳聋基因的胎儿,同时给与及时的干预,减少携带耳聋基因的婴儿出生,降低新生出生缺陷率。
妇幼保健院提供服务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是石景山区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中心,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心,根据《北京市儿童保健规范》要求,每个宝宝出生时会有听力筛查,宝宝在以后的每年都要有听力测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
爱耳日大家携手,保护好我们的听力,
聆听一切最美好的声音
石景山妇幼保健院
儿童听力筛查咨询电话
孕妇耳聋基因检测咨询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