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爱耳日,让我们一起
2、怎样保护孩子的耳朵不进水?
给宝宝洗头时使用专用的婴儿洗头帽,避免水流到宝宝的耳朵和眼睛里。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喝水。宝宝躺着哭闹时,要及时把他的眼睛擦干,注意看眼泪有没有流进耳朵里。3、玩水的前后要做好耳朵的保护工作。
孩子在游泳池或海里玩水时,耳朵进水是难免的,其实,玩完水后洗过澡,耳朵内残存的水基本上已经自行流出来了,所以不用紧张。有时因为孩子耳垢较多等原因,会使少量水滞留在耳道内,引起耳朵发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在孩子洗完澡后在他的耳道内滴入三四滴医用酒精,稍停片刻,让其自然流出即可。
如果孩子的外耳道耳垢较多,应当轻轻取出,否则耳垢浸水泡涨后容易引起耳朵疼痛、发炎。
游泳时可以给孩子佩戴耳塞,游泳结束后用医用棉球将耳朵擦干。尽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它坚硬的顶端极容易滑进耳道深部,甚至刺伤耳鼓。
如果孩子患有中耳炎,鼓膜有穿孔,脏水进入中耳会使中耳炎加重,如果要带孩子游泳,最好先咨询医生,经医生同意后才能游泳。
如果孩子的耳朵容易感染,每次游泳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4、耳屎不是一无是处
耳屎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是一无是处的脏东西,它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它可以保护耳道。耳屎有一定的油腻性,具有轻度的抑菌作用,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保持一定的湿度,当空气中的尘埃或小飞虫侵入宝宝的耳道时,耳屎就能把它们粘住。宝宝在洗澡时如果水流进耳朵里,耳屎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流入耳朵深部,避免引起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它能起到消声器的作用。人之所以能够听到各种声音,是靠外界各种不同的声波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所致。但如果声波过强,鼓膜受到剧烈振动,容易招致损伤,时间一长,听力就会下降。耳屎有一些消声器那样的作用,部分缓冲声波的冲击,保护鼓膜。小宝宝的听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耳屎的这种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5、耳朵不能随便掏
看到小宝宝的耳朵里耳屎不少,爱干净的妈妈总是忍不住想把它弄出来,这样做有一定的危险性。
小宝宝的外耳道还没有发育成熟,大多呈扁平的缝隙状,耳内的皮肤又很娇嫩,如果经常给宝宝淘耳屎,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皮肤损伤,引起炎症,更严重的是,掏得太靠里,还可能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的听力受到损伤。
耳朵不能随便掏,那有耳屎怎么办?一般来说,耳屎会随着宝宝的咀嚼、张口、打哈欠、蹦跳等活动而自行脱落,并排出耳道。 6、小宝宝的耳屎为什么那么油?
新生宝宝的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外耳道相对狭长,肌肉较松弛,而且小宝宝还没有咀嚼这个动作,所以耳屎不容易排出来,经常在外耳道形成黄褐色、點稠的油状物,民间称为油耳屎^这是正常现象。等宝宝长大一些,有一部分油耳屎会慢慢变成屑状的正常耳屎,即使部分宝宝将来一辈子是油耳屎,妈妈也不用担心,那对耳朵及听力都没有任何影响。
7、耳屎多多怎么办?
如果耳屎分泌过多,凝结成硬块,塞满耳道,会造成外耳道阻塞。这时一旦耳朵进水,耳屎块会自然膨胀,刺激耳道皮肤,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症。这种情况,就需要清理掉积存的耳屎了,可以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在宝宝晚上睡觉前,给他滴一两滴耳药水,以软化耳屎。在滴药水时,要让宝宝侧躺在床上或者让他把头枕在你的膝盖上,耳屎多的那侧耳朵朝上。滴的时候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让他乱动。在药水滴入后,要让他保持这个姿势2分钟左右。
之后,在宝宝的耳朵内塞—用消毒棉球做成的耳塞。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耳塞,耳屎就可能粘在上面了。如果没有粘出来,可以捏住宝宝的耳郭轻轻晃动,使软化的耳屎随着运动从耳道内掉出来。也可以将棉球搓成小细条,轻轻在宝宝的耳道内车转一转,把耳屎带出来。
如果上面说的办法不管用,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吧。医生会用专业的器械把宝宝的耳屎取出来。
文章源自搜狐母婴。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