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爬山爬了一半,耳朵“聋了”
50岁的周先生趁暑假陪孙女去白云山避暑。爬山爬到一半,他突然感觉耳朵像塞了一团棉花,导游说这是正常的高原反应。不料,爬到山顶时周先生反应越发严重,听身边人说话像隔了一堵墙。两周后返回东莞时几乎成“半聋人”。
他立即去医院做检查,经郭明主任检查,周先生鼓膜内陷,伴有充血的情况,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而诱发此病的根源竟是患者的慢性鼻炎。
02
鼻炎如何引起中耳炎
郭明主任指出,鼻子和耳朵通过咽鼓管相通,正常人这一管道在吞咽、打哈欠、打喷嚏等动作时开放,以保持中耳腔与外界压力的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振动及声音的传导。
下鼻甲肿胀或肥厚时,压迫咽鼓管影响咽鼓通气和引流,中耳腔的空气逐渐被黏膜吸收。此时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鼓室内形成负压,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瘀血,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鼓室内积液,出现听力下降、耳鸣、闷塞感等症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03
不治疗会引起鼓膜穿孔
另外,细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腔的感染,可导致化脓性中耳炎的发作,表现为剧烈耳痛、耳鸣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鼓膜穿孔、耳朵流脓。
04
分泌性中耳炎要积极治疗
医院专家郭明主任指出,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和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等,这些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听力减退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长期鼓室置管可能遗留鼓膜穿孔,可考虑鼓膜修补手术。
-------End------
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