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7医院去复查,发霉的耳朵终于好了,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什么?耳朵会发霉?
最近他的耳朵总是闷闷的,有点像游完泳进了水又捯饬不出去。医院一查,把他吓得够呛,耳朵里居然长了一圈白毛,活生生把耳道给堵住了。
更加囧的是,这居然跟脚气有关。
挠完脚接着掏耳朵小伙耳朵长了圈白毛
王先生是金华人,在一家企业里上班,经常要出去跑业务。
他是微胖界人士,在朋友圈中,出了名的怕热。别人还是长裤长袖,他早就短裤短袖清凉装扮了。
今年夏天,他也是早早地就抛弃了袜子球鞋,蹬上拖鞋。
有时候在外奔波,脚脏了,他一般就用水冲下,湿哒哒地就换上家居拖鞋。
没想到,1个多月下来,他就得了脚气,痒得hold不住时,他就直接用手就挠。
“粗线条”的他,还有个习惯,爱挠耳朵。
有时候,这只手刚挠完脚,还没顾得上洗手,他就直接用同一只手去挠耳朵。
没想到,半个月下来,他总觉得耳朵很闷,听声音都没以前清楚了。
王先生以前得过中耳炎,他估摸着,会不会是旧病复发了。
于是,上周医院去就诊。
检查结果出来后,王先生惊呆了。他的右耳里,长了一圈白毛,上面还结成了一层痂一样的东西。它们把耳道给堵住了,所以,听力受到了影响。
王先生很疑惑,耳朵里居然会长白毛?
医院耳鼻喉科郭伟萍医生推测,这跟他经常抠完脚又去掏耳朵有关系,脚气可能就这么传到了耳朵里。“这些白毛,就是因脚气滋生出的霉菌。”
“需要开刀吗?我的耳朵会不会毁了?”王先生很紧张。
好在,郭医生说,治疗起来难度不大,拿瓶点耳朵用的药水回去,每天滴几次,大概一周就会好。现在,王先生基本康复了。
这样的病人一天三四个医生提醒,不要盲目掏耳朵
如果你觉得王先生这情况算个例,那你就错了。
郭医生说,这阵子,这类病人,他们科室里每天都能碰到三四个。
说到比较常见的原因,可能很多人都会中招:盲目掏耳朵。特别是去洗脚店、理发店时,有些人特别享受被挖耳朵。
郭医生解释说,我们人的耳道的表皮上有一层保护膜,如果盲目去掏耳朵,当时可能确实会觉得很舒服。不过这层膜就很很可能不小心被弄破了,细菌、病菌便有了可乘之机。
特别是掏耳朵的工具,没消毒干净,就更加容易中招。
医生提醒,这种病虽然治疗不起不难,但容易反复发作。尤其在天气热的时候,大家经常洗头、洗澡或游泳等,会令耳朵常常处于潮湿的状态,就更容易中招。
“大家平常千万别图一时舒服,盲目地去掏耳朵。”
(新闻来源:钱江晚报qianjiangwanbao)
掏耳朵也要有技巧△水进耳后应用棉签吸水
游泳池里的水比较容易受污,若不小心被呛,污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时,很容易引起后遗症,造成听力下降。因此,感觉耳里进水时,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或用棉签吸水。
△掏耳朵用什么工具
在清洁时耳朵时,最好使用松软、干净的棉签,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实并不好。尤其是不要用发卡、火柴棒、牙签等尖利、不卫生的器物,可以选择药房售卖的医用棉签轻轻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是油耳,耳屎不易自行干燥和排出的,可以自己用医用棉签,蘸少许的药用酒精,擦拭清洁外耳道即可。
△乱掏耳朵易损伤听力
经常掏耳朵,反而更容易刺激耳道里分泌物的产生,而且习惯一旦形成,不去掏的时候,会觉得耳朵里特别痒,越掏越想掏。这样除了刺激分泌物产生,还很容易将病菌带进耳朵引发感染。更麻烦的是,掏耳朵的时候,如果方法不得当,会将耳屎推向耳道深处,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如果是用力过度,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是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形成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严重者甚至长出可恶变的乳头状瘤,对听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专家建议,别把掏耳当成一种习惯,待耳垢需要清理时再掏不迟。
△不要给孩子掏耳朵
孩子皮肤娇嫩,且外耳道发育未成熟,稍有不慎,易伤到外耳道皮肤,轻者引起皮肤发炎;重者伤到鼓膜,会影响到孩子听力。再者,自行掏耳时,器械若没有做好消毒,还易使细菌进入耳朵,引起耳朵发炎。因此建议,孩子耵聍过多,医院耳鼻咽喉科,让医生用专业器械清理耵聍,避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
△不要往耳内放异物
往耳内放置异物多见于儿童,好奇是主因。耳内放异物,一开始没有什么感觉,久而久之孩子忘记了,但若出现耳朵疼痛、耳闷、耳鸣,孩子向家长反映时,家长需留个心眼,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异物长时间不取出,有的可能腐烂,导致发炎、鼓膜穿孔。因此,家长需告诫孩子不要往耳内放豆子、玻璃珠等物品。
热门消息推荐
回复,看看这些为母校上头条的小鲜肉
提供重要信息线索真有奖励!大妈四个月领了56万!
父母生了妹妹22岁哥哥因吃醋欲自杀:有我没她!
一家三口全裸在家妻子昏迷在床上2岁儿子已死亡
回复查看详情
↓↓↓猛戳阅读原文看更多最新消息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白癜风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