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记者走访多家小区游泳池,发现不少小区游泳池根本没有整池更换池水,仅是进行循环消毒。游泳者未淋浴便直接跳入泳池,等同于在池中“洗澡”,这样的池水卫生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氯超标、尿素过量就可能刺激口腔、鼻腔、眼睛和皮肤,引起咳嗽、流涕、流泪、皮肤干燥和过敏,还会出现皮肤红肿等症状。
一、公共游泳池有多干净?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一直在发生,比如口水、尿液、眼屎、鼻涕、少量大姨妈,再来个不长心的货,放个屁冒出点泡泡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59.3%入池前不冲淋57.1%在泳池小解
55.6%游泳不戴泳帽
55.4%入池前不浸脚
46.9%向泳池吐痰
39.9%在泳池里搓澡
27.8%携带易传染的疾病入池
在美国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人中:
17%的成年人承认自己曾在公共泳池里小便。
78%的人相信其他游泳者会在泳池里小便。
35%的人未经淋浴就进入泳池。
73%的人相信其他游泳者不会首先淋浴。
只有36%的人在进入泳池时会在意水的清洁程度。
你是不是其中一员呢?那我们应该怎样辨别游泳池的水质好与坏呢?
观
如果泳池余氯含量正常,水质优良,那么池水呈现明亮的浅蓝色;如果水发白,略带浑浊,则可能是细菌数超标。
池底没有沉淀物,池水应该是清澈透明见底,池水泡沫消散时间在15秒内,表明池水经常换,比较干净。
嗅如果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是合格的。药味过浓甚至呛人,则可能有效氯浓度超标。
问
优良则感觉软,如果感觉硬、涩,甚至身上有瘙痒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最好多问问周围人关于游泳池的评价,了解相关情况。
二、游泳池会传染性病、艾滋病吗?▌性病
梅毒,主要由梅毒螺旋体引起,它离开人体以后并不容易活下来,而且干燥、高温、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都可以将其迅速杀灭,所以只要游泳池经过正规的消毒处理,一般不会引起梅毒感染。淋病也是同样的道理。
▌乙肝
一般不可能传染含氯的消毒剂以及常见氧化剂均可破坏其传染性。游泳池内的水至少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氯系消毒剂处理,也有的是采用双氧水消毒,经过这样处理的池水通常已经失去了乙肝病毒传播的能力。
▌艾滋病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和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脆弱得多,在体外存活时间更短,且同样对上述消毒剂敏感,所以也无需担心游泳会感染艾滋病和丙肝。
▌妇科病
绝大多数情况下,女性阴道处于紧闭状态,水是不那么容易进去的,即使游泳时,不小心进了一点水。免疫能力正常的人也是不用担心的。
三、游泳池内可以传染很多疾病▌皮肤病
多为真菌性皮肤病,如足癣、传染性软疣等,多是通过脚垫伤害脚底,或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拖鞋、毛巾等共用物品而传染的。皮肤有伤口不要下水。
▌眼与耳病
红眼病在全年均可发生,但夏季多发,且传染性较强,主要是通过共同物品而传染。眼睛疼痛、红痒、流泪、畏光、充血、水肿等常见的结膜炎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红眼病。建议别戴隐形眼镜游泳……
耳朵:不少经常游泳的人都曾患过中耳炎,其中以孩子居多,因为呛水后池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容易引发中耳炎。中耳炎患者多是鼓膜有穿孔,脏水很容易进入中耳,造成感染引起发炎。
▌妇科病
排卵期、月经前后尽量少游泳,排卵期抵抗细菌的能力也会较低,会加大阴道炎的感染几率。
▌消化道疾病
游泳的水中可能潜伏一些会引起腹泻的细菌,包括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志贺氏菌属和大肠杆菌等。
▌过敏性疾病
为了防止传染疾病,游泳池的工作人员一般会向游泳池投放“漂白粉”。
这是常见的过敏原,不少患者容易对次氯酸钠产生过敏现象,从而引发鼻炎、哮喘以及丘疹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等。
四、听说早点让宝宝学游泳,可以激发各项潜能?宝宝学游泳,是否能激发各项潜能!国内外专家并没有定论!但一些家长不顾实际情况,反而会带来隐患!
试想,如果宝宝游泳时发生意外,而家长又不能及时施救,这是不是很危险。另外一些公共游泳池并不合格且卫生条件差,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都有可能对宝宝身体构成伤害,所以不建议4岁以下的婴幼儿学习游泳。
溺水事件频频发生。溺水4~6分钟就会死亡,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今天,我们将教给大家如何正确及时的应对淹溺。
自救措施1.屏住呼吸、踢掉双鞋、放松肢体
水性好的人照样会溺水,溺水后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2.游泳抽筋后自救方略
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
互救应对措施1.拨求助,不要徒手下水救人
若您未受过专业救人的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请不要轻易下水救人。谨记一点: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
在岸边的民众不宜直接下水,最好救援的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
2.迅速将淹溺者救出水面,及时拨打
救护者应保持镇静,尽可能脱去外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
对于筋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从而使淹溺者手松开,以便再进行救护。
现场急救措施救上来只是工作的一半,使溺水者复苏是另一半,而且对挽救生命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当溺水者开始呼吸和气哽时,仍没有脱离困境。实际上,溺水后的48小时是最危险的。因溺水而发生的并发症肺炎、心衰等,都能在这一时期发生,因此应医院。
1.畅通气道
1)倒水处理
可以采取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迅速倒出淹溺者呼吸道、胃内的积水。注意应尽量避免因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心肺复苏等措施的进行。倒水时使患者头胸部保持下垂位置,以利于积水流出。
2)迅速清除异物
迅速清除口鼻腔中的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有义齿者取下,并将舌头拉出;对牙关紧闭者,可以先捏住两侧颊肌,然后再用力将口启开,松开领口和紧裹的内衣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心肺复苏
一旦从水中救出患者,对无反应和无呼吸的淹溺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特别是呼吸支持。
3.迅速转运
搬运患者过程中注意有无头颈部损伤或其他严重创伤。怀疑颈部损伤者予以颈托保护,转运途中不中断救护。
北京哪看白癜风好北京哪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