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饮食保健 > 听力正常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式选择

听力正常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式选择

中华耳科学杂志,年18卷5期

听力正常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

范文焱倪坤陈芳李静雨李晓艳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mediawitheffusion,OME)的定义是不伴急性中耳感染的中耳积液[1],大约90%的儿童在学龄前曾患OME[2],且年均发作4次[3]。OME病程≥3个月,即为慢性OME。尽管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AAO-HNSF)、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家庭医生学会关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版)[4]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慢性OME儿童手术方式给出了建议,但是对于听力正常却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慢性OME儿童如何干预,并没有明确建议,因此,我们设计本研究,希望对此类患儿的诊治,有进一步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年1月-年3月,因“睡眠打鼾伴有张口呼吸”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儿,查纤维鼻咽镜检示腺样体肥大,双侧扁桃体≥II度,予以OME相关检查,OME诊断标准为[4](:1)鼓室导抗为B型、声顺值<0.1ml;(2)耳内镜检查:见鼓室积液。所有诊断为OME的患儿,均给予AABR检查,同时给予鼻用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粘液促排剂等药物,治疗3个月后,睡眠状况无明显改善者,入院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入组标准:治疗3个月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1和/或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disturbanceindex,RDI)>1、鼓室导抗为B型、声顺值<0.1ml、耳内镜检查见鼓室积液、小于4岁患儿测试AABR通过且行为测听结果正常、≥4岁患儿纯音听阈测试正常范围。共入组患儿例,年龄为2-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2例患儿,8例双侧OME,共90耳;对照组85例患儿,7例双侧OME,共92耳。所有入组患儿均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予以手术治疗。

1.2治疗方案

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实验组手术方式为射频下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口内镜下腺样体射频消融,对照组为射频下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口内镜下腺样体射频消融+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置管采用哑铃型硅胶中耳通气管,耳内镜下于鼓膜前下象限切开,吸引器吸去鼓室分泌物,安置通气管。对照组于术后6个月门诊取出鼓膜通气管并观察鼓膜形态,于7个月、1年时复查声导抗、AABR、游戏测听、纯音听阈、耳内镜。实验组于术后2周、4周、3个月、7个月、1年复查声导抗、AABR、耳内镜、游戏测听、纯音听阈。

1.3疗效评定标准[4]

(1)治愈:鼓膜恢复正常,鼓室导抗图为A型,<4岁患儿AABR通过且行为测听正常、≥4岁患儿AABR通过且纯音听阈测试正常范围。

(2)好转:鼓膜稍内陷,鼓室导抗图为C型,<4岁患儿AABR通过且行为测听正常、≥4岁患儿AABR通过且纯音听阈测试正常范围。

(3)无效:鼓室导抗图为B型、耳内镜可见积液,AABR通过/未通过。

将治愈和好转记录为有效。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患儿分别于术后2周、4周、3个月、7个月、1年进行复查,有效率分别为62.22%、95.56%、97.78%、98.89%、98.89%(表1)。1例患儿在7个月复查时鼓室导抗图为B型、AABR通过、纯音听阈测试通过,至1年复查时鼓室导抗图为A型、AABR通过、纯音听阈测试通过。1例患儿在2周复查时为B型且AABR未通过,4周、3个月、7个月时为C型且AABR和行为测听均通过,1年复查时为B型且AABR、行为测听通过。其余所有患儿AABR均为通过。

2.2对照组治疗结果分析

对照组92耳于术后6个月复查时,36耳已自行脱管,耳内镜下可见鼓膜均完整,其余患儿均于6个月时取管,至7个月时穿孔愈合,至1年时,共19耳出现鼓膜内陷,所有病例均无内陷袋及鼓膜硬化灶,未发现胆脂瘤形成。7个月复查时,治愈70耳,好转20耳,无效2耳,有效率为97.83%;1年时,治愈79耳,好转10耳,无效3耳,有效率为96.74%(表2)。无效病例中,1耳于术后1月自行脱管,7个月时复查鼓室导抗图为B型、AABR未通过,至1年时复查鼓室导抗图为A型、AABR通过、纯音听阈测试正常范围。1耳于术后7周时出现脓性分泌物,给予双氧水、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一周后好转,至6个月时置管在位、通畅,予以取出,至7个月复查鼓室导抗图C型、AABR通过、纯音听阈测试正常范围,至1年复查鼓室导抗图B型、AABR通过、纯音听阈测试正常范围。1耳于术后8周、15周时出现脓性分泌物,均予以药物治疗后好转,至6个月复查时,耳内镜下见鼓膜通气管在位,声导抗检查外耳道容积较术前无明显增大,因此判定为无效,至术后8个月时予以取管,术后一年复查鼓膜有内陷,复查声导抗为B型,AABR未通过、行为测听未通过。1例合并慢性鼻窦炎的患儿,于术后6个月复查取管,至7个月时穿孔愈合,鼓膜完整、有内陷,予以复查鼓室导抗图为C型、AABR通过、行为测听通过,至1年时复查鼓室导抗图为B型、AABR通过、行为测听通过。

2.3两组患儿术后疗效比较

术后7个月时,实验组有效率为98.89%,对照组为97.83%,使用精确概率检验,P>0.05(P=1.),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时,实验组有效率为98.89%,对照组为96.74%,使用精确概率检验,P>0.05(P=0.),无统计学差异。使用New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ysbj/1247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