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热?热?热?!
啤酒阔乐矿泉水怎么不凉了?
此时此刻,只想一头扎进水里
变身一只会游泳的小小鱼??
公共泳池的水,会不会传播“那种”病
下面让我们一一来看:
No.1艾滋病病毒(HIV)
主要经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HIV是一种非常脆弱且不耐酸的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它很快就死亡,即使划破皮肤出血,溶于水里,也是不会造成传染的。
No.2淋病、梅毒和生殖器疣
生殖器疣主要指尖锐湿疣等疣样病损
在游泳中感染HPV的可能性接近于0。
No.3乙肝病毒(HBV)
含氯的消毒剂以及常见氧化剂可以破坏其传染性。即使泳池内还有少量活性HBV,在大量水的稀释下,其经游泳者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的几率也非常低。
No.4丙肝病毒(HCV)
较乙肝在体外存活时间更短,且同样对上述消毒剂敏感,所以也无需担心。
比起“那种”病,更需担心它们!
01
眼病
游泳时,有时会发生“红眼病”(急性结膜炎),这种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沾染上病毒或细菌的手、更衣室储物柜、毛巾、池水等都可能成为媒介。
02
耳部炎症
游泳时,耳朵容易进水,耳道内若有大块耵聍(耳屎),耵聍吸水会软化、膨胀,堵塞耳道,出现耳闷、耳胀、耳痛、耳流脓等症状,甚至诱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鼓膜穿孔者,外耳道炎、鼓膜炎等炎症急性期,不宜游泳。
03
消化道疾病
游泳时,池水常会进入口腔,有些人吞入了游泳池里的脏水,会在游泳后出现腹泻症状。此外,游泳前不宜吃得过饱,在游泳时会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诱发消化不良性腹泻;游泳后尽量不要吃冰凉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04
皮肤病
游泳池常用消毒剂、人体的排泄物(汗液、漏尿)可以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在高湿度的环境中,皮肤浸渍(尤其指/趾缝)适合真菌生长繁殖,包括股癣、脚气、灰指甲等,通过拖鞋、毛巾也极易传染。此外,如果在室外游泳,如果没有做好防晒,可引起急性红斑效应,重者可出现皮肤红肿、脱屑甚至水疱。不仅加速皮肤老化,还可能因为日晒而患上日光性皮炎。海水中游泳,还有可能因被海蜇蛰伤,出现水母皮炎,重者出现皮肤出血、坏死症状。野外游泳时,如有皮肤外伤还可能感染海分支杆菌引起游泳池肉芽肿等。
综上所述,本身患有眼病、耳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的患者禁止进入公共泳池,防止加重病情并传染他人。
远离疾病,游泳时你应该做到这些
01
细辨水质好坏,人少时再下水
02
自带毛巾、拖鞋,减少公共物品接触
03
游泳以30分钟为宜,不超过2小时
(文稿:公共卫生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