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五官中重要的一个,擤鼻涕、打喷嚏、掏耳朵……生活中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如果做的不对,都有可能会伤害到耳朵。
如果有以下症状,那你可能是患有中耳炎:
●鼓膜穿孔
●耳痛耳聋
●听力下降
●耳朵流脓、眩晕和头痛
中耳炎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不愈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失聪。反复发作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痪、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治疗中耳炎须避免病情反复,防止发生并发症或转为慢性,考虑治疗方式是否存在副作用的可能,不能盲目治疗,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
中耳炎的分类一、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炎日常注意事项★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因为中耳与鼻、咽管相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
★疲劳
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不可劳累过度,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后,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休息。
★游泳
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
★吸烟
家里有人吸烟,容易诱发中耳炎。因为吸烟的人和家人有亲密接触时,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吸附到家人的鼻粘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集体生活
学生的宿舍生活,由于集体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再加上一些流感病毒等疾病的侵袭传染,青少年患上中耳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治疗中断
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疾病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