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饮食保健 > 级护理专科临床方向实验课耳

级护理专科临床方向实验课耳

教学目的:

掌握:电耳镜、鼓气耳镜及音叉的检查方法。

熟悉:电耳镜、鼓气耳镜及音叉的使用注意事项。

请在实验报告之上回答一下2个问题。

1、音叉的种类有哪些,如何使用?

2、电耳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窥耳器为检查外耳道和鼓膜常用的器械,形似漏斗,口径大小不一,组成一套,窥耳镜根据患者外耳道直径选用。检查时,应根据外耳道的直径选用口径适当的窥耳器。检查者一手牵拉耳廓使外耳道变直,另一手将窥耳器轻轻置入外耳道内。因为通过窥耳器只能看见鼓膜的一部分,故窥耳器不应超越外耳道的外1/3,才便于上下左右移动,以观鼓膜全貌;同时也可避免因置入过深压迫骨部,引起疼痛和咳嗽。

鼓气耳镜是在漏斗形窥耳器后端安装一放大器,在窥耳器的一侧通过鼓气耳镜细橡胶管与橡胶球连接。鼓气耳镜可以用于观察鼓膜活动度及鼓膜上微小穿孔。检查时,利用额镜反射光线和电耳镜的光线进行观察,将适当大小的鼓气耳镜置于外耳道内,注意使耳镜与外耳道皮肤紧贴,然后通过反复挤压、放松橡胶球,使外耳道交替产生正、负压,引起鼓膜内、外相对运动。当鼓室积液或鼓膜穿孔时,鼓膜活动度降低或消失,咽鼓管异常开放和鼓膜菲薄时鼓膜活动度明显增加。鼓气耳镜还可发现细小的穿孔,通过负压吸引作用使不易窥见的脓液从小穿孔向外流出。此外,也可用鼓气耳镜检查镫骨脚板活动度,迷路有无瘘管,以及进行鼓膜按摩等治疗。

电耳镜是自带光源和放大镜的耳镜,使用方便,临床应用广泛。视频耳镜就是电耳镜检查其中一种电耳镜,可拍摄鼓膜和外耳道图片或录制图像。电耳镜检查法可检查肉眼不能觉察的细微病变,在缺乏额镜反射光源的地方尤为重要。方法是打开光源,将电耳镜前端缓缓插入外耳道外1/3,观察鼓膜形态。电耳镜无需其他光源,尤其适用于卧床病人及婴幼儿。

音叉检查在鉴别耳聋性质——传音性聋或感音性聋方面,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常用诊查方法。临床听力检查多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即CHz、CHz、CHz、CHz、CHz,其中以C1和C2最为常用。检查时击动音叉叉臂的上1/3处,每次敲击用力应保持相对恒定,勿用力过猛,否则可产生泛音,甚至损坏音叉,而声音持续时间并不延长。在作气导检查时,音叉应距外耳道口约1cm,两臂的上1/3均应处于外耳道的延长线上,慎勿触及耳廓和鬓发。检查骨导时则以柄端直接贴紧皮面。

常用的音叉检查方法有:

(1)任内试验:为对比受试耳气导听力和骨导听力的试验,故又称气骨导对比试验,简称RT。方法:将振动的音叉柄端先抵在受试耳乳突的鼓窦部位,至受试耳听不到时,立刻测同侧气导听力,受试耳通过气导又重新听到声音,示气导骨导(ACBC),为阳性(R+),表示正常耳或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正常者,CHz音叉测试时,气导较骨导长2倍左右。反之,若骨导时间长于气导时间(BCAC),为阴性(R-),表明受试耳有传音性聋。气、骨导时间相等(AC=BC),为R±,示有传音性聋或混合性聋。

(2)韦伯试验:比较受试者两耳的骨导听力的试验方法,又称骨导偏向试验,简称WT。将振动的音叉放在受检者头、额部中线的一点上,也可置于两侧第一上切牙之间,让受检者指出那一耳听到的声音较响。如偏向(W→)自觉听力较好的一侧,示对侧耳有感音神经性耳聋;若偏向自觉听力较差的一侧,示该侧有传音性聋。若双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觉损害性质相同、程度相等,则无偏向(W↑)。

(3)施瓦巴试验:此为对比受试耳和正常耳骨导听力的方法,又称骨导对比试验,简称ST。用音叉先试受试耳骨导,至受检者听不到声音时,立即测检查者正常耳的骨导,若检查者仍能听到声音,为施瓦巴试验缩短(S-缩短),示受试耳为感音神经性耳聋。若受检耳听不到声音时,检查者也听不到,则应颠倒其顺序依上法再试,若受检耳骨导时间长于正常耳,为施瓦巴试验延长(S-延长),示受试耳为传音性聋。

(4)盖来试验:为试验镫骨是否活动的方法,又称镫骨活动试验,简称GT。先将振动的音叉置于受试耳乳突部,用波氏球或鼓气耳镜抵紧外耳道口加压,若镫骨可活动,则向外耳道内加压时,骨导音减弱,压力复原,则声音随之增大,是为盖来试验阳性(G+);若镫骨固定,则骨导音无变化,为盖来试验阴性(G-)。此法在耳硬化症及中耳先天畸形及鼓室硬化症的诊断和鼓室成形术前测试听骨链功能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ysbj/1191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