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饮食保健 > 鼓膜穿刺的技巧

鼓膜穿刺的技巧

白癜风优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91148.html

鼓膜穿刺成功的关键技巧是什么?

1、穿刺前准备

首先,必须解除患者的恐惧情绪,尤其是对儿童、老人及精神高度紧张患者,更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其次,将手术器械、药品准备好,术前准备好两副针筒,一副是穿刺用针,另一副准备冲洗用,以备术中鼓室注药之需。

2、良好的麻醉效果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穿刺前给予适当的麻醉是必要的,因为在术中患者常因疼痛刺激,头部不自觉地有一个躲避的动作,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达不到治疗目的,甚至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通常采取的麻醉方法是棉片贴敷法,即将浸有1%的卡因的薄棉片仔细地贴敷在鼓膜上,保持10~15分钟。这种方法比起滴药麻醉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同时麻醉双耳,病人不需要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对于儿童,仍可以采取耳内滴药法,以减少对患儿外耳道的刺激。只有充分、满意的麻醉才能做到无痛穿刺,取得患者的最隹配合,达到治疗目的。

3、标准的操作要点和熟练的技巧最为重要

穿刺部位应选择在鼓膜的前下象限,选择在光锥下缘距鼓环约2~3mm处进针,这个部位进针相对比较安全,距鼓室内壁距离相对大一些,不会损伤圆窗和鼓室内壁粘膜等重要结构,而且这个部位靠近鼓室的最低点,抽吸积液比较充分。穿刺点切不可过高,原因在于若穿刺点过高,鼓室内外壁距离较近,容易损份圆窗等重要结构,引起术后眩晕。穿刺点不可过于靠近鼓膜紧张部中点,因为靠近中心处的鼓膜相对周边部松驰一些,加之锤骨柄的张力,进针时容易将穿刺点撕大,愈合困难,行成永久性穿孔,甚至因感染造成化脓性中耳炎。

特别注意:穿刺前必须仔细消毒外耳道,用小酒精棉球仔细轻柔消毒外耳道皮肤,不要忽略了耳镜的消毒;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要牢记中耳腔为一相对无菌的环境,消毒不充分容易造成中耳腔的感染,给患者造成痛苦。

穿刺进针动作必须轻柔而准确,较窄的外耳道最好通过耳镜进针,好处是暴露充分。针尖斜面向前下,靠近目标点后,用一轻柔而准确迅速的力量突破鼓膜。进针切不可太深!将针尖刺入即可,过深则损伤鼓室内壁。

抽液动作必须缓而轻。一手固定针管,另一手缓慢地抽取,如遇抽液困难者,切不可用力,可轻轻转动针管,同时缓缓抽取。用力过大,会造成针眼撕裂,形成难愈合穿孔。抽液动作过猛过快,会造成中耳腔内形成一个短时间的、较大的负压,引起内耳淋巴正常运动紊乱,病人发生眩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等症状。

穿刺后常规同时冲洗鼓室,如穿刺抽出的液体比较粘稠,则须行α-糜蛋白酶冲洗;如果抽出的液体为浆液或粘液,则用地塞米松冲洗。可将药物抽入另一副备用针筒中,需要时,用手固定好针头,助手协助拔下穿刺抽液所用的针管,换上注药用针管,缓慢推入药物。在换针管之前,助手必须用手将注药用的针筒捂热,使针筒内的药物尽可能接近人的正常体温。如将过凉的药物注入鼓室,则起到了一个冷热实验的作用,有可能诱发眩晕。在冬季,这步操作更显得很重要,不可忽视。

穿刺抽液之后,鼓室内仍会有一些残液,通常采取的方法是穿刺后即行咽鼓管吹张治疗,穿刺后即行咽鼓管吹张常常会造成穿刺针眼撕大,愈合困难,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引起穿刺针眼周围的感染。所以在拨出针头后,即用合适的鼓气耳镜,贴紧外耳道,尽量使外耳道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然后轻捏皮球,利用正负压力变化,将鼓室内的残液排出并清理。穿刺后外耳道应保持清洁,禁进水一周,可给予抗生素麻黄素滴鼻,适当口服抗菌药物。

经过严格而准确的鼓膜穿刺,辅助以其他治疗措施,包括儿童在内的大多数患者,均能在门诊治愈,避免了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精神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一直以来,“e生通”“优医酷”为广大基层医生提供了大量的医学、手术视频,为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强基层”等政策,着力打造“e生通远程医疗业务”,推出“e生通远程会诊共享平台”!该医院信息系统,均能实现获取病人病历信息,三镜头实时传输清晰画面,实现移动跨学科会诊。并且为了方便广大医生接入使用该系统,科室、医生个人均可免费申请使用,医院医生可以像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ysbj/1153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