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SMILE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婚姻幸福的源泉。无数位父母们在期盼中迎来新生命的到来更是喜悦得无法言表。但是大家可知道在哺乳期如家长的喂奶的姿势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导致婴幼儿得中耳炎,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与大家一起来看看。
1.人耳结构中的咽鼓管
-BABYCARE-
人的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闭的气腔,只有前壁有一称作咽鼓管的小管通向咽部。平时,此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的状态,外界气体不能进入。当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以维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有关于咽鼓管,婴幼儿与成人略有不同,婴幼儿咽鼓管较短,且管腔较宽,咽鼓管还处于发育中,而且位置偏低,鼻咽部开口与鼓室开口几乎在同一水平面。
2.婴幼儿吃奶引发中耳炎的过程
-BABYCARE-
正是由于婴幼儿咽鼓管的这种特点,现在许多年轻父母由于育儿经验不足,倘若喂奶姿势不当,例如横抱着孩子喂奶,让孩子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竖得过直等等,均易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孩子的中耳,因为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宽且直的特点,如平卧吮奶,乳汁或呕吐物就会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所以,孩子患中耳炎的机会远比成人多。
3.婴幼儿中耳炎的症状表现
-BABYCARE-
当发生因哺乳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中耳炎时,小儿会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症状,因为小儿不会表达,所以就需要父母们日常留心孩子的种种异常表现:
(1)精神状态: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2)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
(3)伴发症状:小儿哭闹不安,挠耳朵,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中耳炎严重情况下还能造成鼓膜穿孔而导致听力受损,病情继续发展的话,中耳腔积液中水分被吸收变得黏稠,可使得内陷的耳膜粘连固定,严重者可出现渐进性耳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现小儿患有急性中耳炎时,医院交给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
4.如何预防因不正确哺乳姿势引发的婴幼儿中耳炎
-BABYCARE-
为预防中耳炎,正确的喂奶姿势很重要。若坐着喂奶,妈妈应将孩子抱起放在自己的腿上,喂奶侧的一条腿用小凳子垫高些,把孩子斜抱在怀中,取头高足低位;如取卧位喂奶,应将婴儿置于身体一侧,并用手臂或枕头将孩子的上身稍稍支起。不管采用哪种姿势,喂完奶之后,都要将孩子竖直抱起,让其头靠在母亲肩上,用手轻拍其后背2—3分钟,让孩子将吃奶时吸进的空气通过打嗝排出,以免吐奶而使乳汁流入耳中。
听力学研究和教育是西万拓听力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西万拓听力学院不仅拥有一支从全国著名医学院校毕业的、具有医学和听力学背景的培训队伍,还从国外引进听力学专业人士充实师资力量。
西万拓听力学院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向听力学行业输送专业型人才,且借助新科技向大众传递听力学科普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