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预防措施 > 耳聋是怎样造成的

耳聋是怎样造成的

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与多发病,我国现有耳聋残疾患者约万,占全国人口的16.79‰,随着药物中毒、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伤害交通事故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耳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有7岁以下聋儿80万,老年性耳聋万,每年新发各类耳聋患者约3万人,WHO(世界卫生组织)将耳聋列为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眼盲、耳聋与肢体残疾)之一。

耳聋按病变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与功能性耳聋两大类,器质性耳聋可按照病变位置划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与混合性聋3类。功能性聋又称非器质性聋、精神性聋或癔病性聋。按言语频率平均听阈为准,将耳聋分4~5级:耳平均听阈在25dB~45dB,为轻度耳聋;平均听阈在45~65dB,为中度耳聋;平均听阈在65~85dB叫重度耳聋;平均听阈90dB以上者称为极重度耳聋或全聋。

那么怎么预防耳聋呢?医院告诉您:

  以下就是预防耳聋疾病的几点:

  1、避免到太嘈杂的地方,如歌厅、迪厅。

  2、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

  3、耳朵发炎或耳鸣,要立刻看医生。

  4、用耳机听CD、MD、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5、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6、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7、穿耳洞要防发炎。

突发性耳聋的预防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

老年性耳聋的预防

  一、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为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是否有耳毒性,要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

  二、不要随便掏耳朵: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并有效地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防止听力减退,不可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戒除烟酒。

  四、经常按摩耳朵:经常按摩耳朵可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提捏耳垂,按摩风池穴等穴位。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置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离开两耳孔,连续做10次,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六、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患有这些疾病的老年人,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聋。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很重要。

  七、避免噪音的接触:耳朵长时间接触噪音可导致噪音性聋,强烈的噪音对耳朵听力损害会更大,应远离噪音。听收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听久了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引起听觉疲劳。

医院:cngk(长按可复制)

点击右上角可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朋友。未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yfcs/954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