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的来历
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于年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年起我国的“爱耳日”被定为国际“爱耳日”。
听力残疾形成原因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需要格外的爱护,而听力残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导致听力残疾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听力残疾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耳病预防小常识
1.先天性遗传听力残疾的预防
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听力残疾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性。
2.新生儿期听力残疾预防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新生儿听力残疾的关键。
3.小儿期听力残疾预防
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4.药毒性听力残疾的预防
禁止滥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毒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如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平衡障碍等,应立即停药。
5.突发性听力残疾的预防
因精神压力、外伤、噪声、其他疾病等引起的突发性耳聋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听力残疾救助宣传
怎样断定你的听力是否下降
1、你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
2、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4、你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5、你必须要谢谢人重复一些内容
6、你需要将电视音量讯到比别人大的位置
7、你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参加会议、去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有些困难
9、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或门铃声
10、你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耳鸣)
您如果有以上情况,很有可能是听力有所下降,医院就诊。
1耳部保健小贴士
1、避免耳朵进水。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的。如果不慎进水,应该让耳朵朝下使劲的空空水才行。然后轻轻的用纸巾或棉棒擦拭干净,特别是小孩子,家长给孩子洗头要特别注意保护耳朵,避免进水。
2、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比如飞机起飞、放鞭炮等,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不以为事,但是时间长了会对耳朵造成一定损伤的。
3、不要经常的掏耳朵。掏耳朵过频了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的,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要使用棉棒掏,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
4、身体发烧等有炎症要及时吃消炎药。很多人不拿感冒发烧当回事,生病了也不按时吃消炎药,这样如果身体抵抗力低了,会诱发中耳炎的,对耳朵不好,要特别注意。
5、不要长时间戴耳机。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6、少吃高脂肪食物。如果经常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会使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平常应该少吃动物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7、定期检查耳朵。耳朵如果有不适感,应该定期的去请专业医生检查,不能自己盲目的处理。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发生耳蜗功能障碍发生率很高的,应及时治疗,防止循环障碍,延缓听力减退速度。
1儿童平时该怎样预防呢?1
孩子感冒后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
由于耳朵和鼻咽部通过咽鼓管相通,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经常会通过咽鼓管延及中耳导致急性中耳炎,严重时还会引起中耳化脓性病变,甚至引起鼓膜穿孔,中耳乳突炎症,最终导致孩子听力障碍,因此孩子感冒后要及时治疗,如果引起急医院救治,彻底治愈。
2
尽量不要给孩子挖耳朵
现在许多年轻的母亲有时候出于清洁或者是好奇,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净不可,有时孩子因为耳内发痒,母亲也常常喜欢用不清洁的火柴棍、木棒、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或用力不当,很容易将鼓膜刺破,使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间相通。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耳道长期流脓,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如果孩子耳朵不舒服,医院请专科医师处理。
3
谨慎用药
我们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他们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特别有的孩子对这些药物极为敏感,而这种敏感性事先又很难确定,因此,给孩子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4
游泳洗澡时尽量防止耳内进水
孩子的外耳道一般都非常小,而且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在游泳或洗澡时一旦进水,这些水不容易出来,在外耳道内就会引起外耳道炎,甚至中耳炎。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孩子,更容易导致中耳炎,耳朵长期流脓,导致听力损害。如果一旦进水,可通过垫脚蹦跳,或用棉签把水吸出。
5
避免接触各种噪音
噪音对听觉功能的损伤大家都很熟悉,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叫噪声性耳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预后很差,因此要让孩子避免接触噪音,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也可以引起噪声性耳聋。
责任编辑:司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