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宝宝的健康,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宝宝五脏六腑的健康,对孩子的生活起居和饮食照顾的无微不至,却往往忽略掉了幼儿的五官保健。只有等到宝宝的五官出现疾病的时候,医院进行治疗。通常所说的五官保健包括:眼、口腔、耳等各器官的保健。提前做好五官的保健,防范于未然,能保证幼儿不受五官疾病的困扰。如何对幼儿的五官进行保健呢?
一、眼
1.视力:当4岁儿童单眼裸视≤0.6,5-6岁儿童单眼裸视≤0.8,儿童单眼视力低常或双眼裸眼视力相差2行或两行以上时被视为异常,应建议儿童到眼科进行诊治。
(1)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视力偏离.
(2)注意用具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室内灯光宜柔和,避免使用日光灯、闪光灯刺激孩子的眼睛
(4)注意平衡膳食,多作户外活动,儿童弱视需要早
期发现。
2.弱视的危害不仅在于弱视患儿一眼或双眼视力低下,更重要的还在于患儿缺乏完整的立体视觉,医学上称为“体视盲”,它将会给儿童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弱视的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一般认为过了视觉发育敏感期(6岁左右),进入成熟期后弱视治愈率很低。因此早期发现儿童弱视至关重要,幼儿可参加每年一次、幼儿园组织的视医院眼科进行视力检查。
家长和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孩子视物歪头、爱眨眼、眯眼等视力不良现象时,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不可随意听信广告宣传,结果贻误了治疗时机。对确诊的弱视孩子治疗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或掉以轻心,因有的家长渴望孩子早点摘下眼镜,并以此作为衡量弱视治愈的标准,擅自摘下患儿眼镜、未按时复诊,均可导致弱视复发和病情的加重。
二、鼻
鼻是具有多功能的调节器,对吸入的空气起净化、调温、湿润的作用。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聚集在鼻腔的致病菌便兴风作浪,引起鼻黏膜病变。病菌若通过鼻腔侵入喉、气管、肺,则可致喉炎、气管炎、肺炎的发生。因此要懂得鼻子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易发的冬季。
清晨洗脸时,用毛巾揉揉鼻唇、鼻翼两侧及周围的皮肤,致稍红润、发热感。也可以用拇指、食指夹住鼻根,用力由上而下连拉几次。或者用拇指、食指伸入鼻腔前庭处,夹住鼻中膈软骨,轻轻地下拉几次。这些机械的刺激按摩可使鼻周围血管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保持正常温度,使之尽快地适应外界的气温,提高鼻子的御寒能力。
杜绝用手挖鼻的习惯。平时擤鼻涕,要逐个鼻孔擤,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鼻内分泌物压入鼻周空腔鼻窦、鼻咽管,发生鼻窦、中耳腔感染;气流压力过大,也会损伤鼻黏膜,使毛细血管断裂,导致鼻出血。
冬天,外界空气异常干燥时要多喝水,勤漱口,提高鼻咽腔、鼻腔的相对湿度,有条件的可吃点梨、橘子等。也可用杯盛热水,将蒸汽吸入以改善鼻腔湿度和血运,加强鼻功能。
三、耳朵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下面几点: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2.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3.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因此,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用此类药物。
4.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音。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损害听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音性耳聋。卡拉OK等噪音很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不让孩子去不去,另外也应避免长时间听耳塞,否则会引起听力减退。
5.经常按摩耳朵。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6.不要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四、口
漱口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洁齿保健方法,尤其是对尚未养成刷牙习惯的孩子而言,漱口也是一种极好的保健方法。因为刷牙不可能随时随地进行,但漱口就简单多了,可以在刷牙时进行,也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
细菌发酵的食物残渣冲刷掉,大大减少牙病发生的机会。所以有关专家积极提倡饭后漱口,并且着重指出吃甜食以后,更应及时漱口。同时漱口还能防口臭,使口腔清洁舒适。至于漱口用什么水,当然最简单的就是白水。
那么怎样漱口才正确呢?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漱口就是在嘴里含一口水,摇一摇头晃一晃脑袋,借助头部的运动使漱口水在口腔里冲刷牙齿,这种冲刷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下面介绍一下正确的漱口方法:
将漱口水含在嘴里后牙咬紧,利用唇颊部,也就是腮帮子的肌肉运动,使漱口水通过牙缝,这样才能达到漱口的作用。
日常注意防止幼儿摔倒跌伤口唇或牙齿,幼儿经常啮合物品,睡觉时张口呼吸,这易引起上唇翘起、下颌骨下垂、牙齿排列不齐、啮合不正等特殊面容,出现医院治疗。幼儿牙齿长齐时,就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以预防蛀牙。
五、咽喉
1.不要用嗓过度。用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
2.要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3.感冒时要注意声带休息,尤其是感冒出现声嘶后,或者已经诊断为喉炎者。
4.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喊叫,尤其是好动的男性儿童,容易患者声带小结。
5.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嗜酒、辣椒嗜好以及唱歌、过度用嗓子后即刻吃冷饮,对喉部器官均不利。因此要尽量改变此类不良习惯。
要养成喝温开水的习惯,使咽喉经常保持湿润,也有利于保护嗓子。
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诚信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