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病例病理 > 宝宝感冒9个案例分析,经典值得分享

宝宝感冒9个案例分析,经典值得分享

从小到大,即使是身体再健康的宝宝,也极有可能遭遇“感冒”。绝大多数妈妈都会认为宝宝“感冒”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不过是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而已,也许还有发热、咳嗽等表现……而其实,有许多疾病都可能与“感冒”相关哦!   

  妈妈们常说的“感冒”在医学界被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病原体所导致的鼻咽部和咽喉部的急性感染,其发病率在儿科疾病中占据首位。上感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约占90%,少数感染是由细菌所致。不过在“感冒”过后,还有许多问题可能会浮出水面,需要妈妈们加以   

  Case1

  明明今年快2岁了,前些日子“感冒”了,后来流了好长时间的鼻涕,现在总算好了,可是却常常指着耳朵闹不舒服!没办法,医院检查身体。鉴诊处的阿姨说,有许多小朋友上呼吸道感染后都会出现中耳炎,所以最好挂耳鼻喉科的号……

  可能诊断:中耳炎

  疾病出现时间:上呼吸道感染后若干天内

  特征性表现:进食或吃奶变差+睡眠不安+发热+莫名的哭闹

  技术支持:耳镜检查、听力检查

  由于小宝宝连接中耳到喉后部的“咽鼓管”比较短,并且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因此病原体容易从喉部进入到中耳,加上“感冒”时咽鼓管肿胀,积液排流不畅,因而引发炎症的几率就更高了。

  中耳炎可以导致发热、疼痛,小宝宝可能只是哭闹,大孩子则会诉说耳部的不适感。反复发作或较为严重者可以导致鼓膜穿孔、脓液流出、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丧失,甚至会合并乳突炎、脑膜炎等症。

  育儿常识

·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到咽鼓管,因此最好减少宝宝安抚奶嘴的使用时间。

·鼻涕太多的宝宝在擤鼻涕的时候应当先按住一侧鼻孔,让他稍稍用力擤另一侧,然后再交替。

·3/4的宝宝可能有过耳内感染,4/5的中耳炎与“感冒”有关,因此别忘了给上感宝宝查耳朵。

  

  Case2

  明年就要上小学的小兰平常身体很健康,不过这次“感冒”却似乎很严重,不仅一直没完没了地鼻塞、流浓鼻涕,觉得头疼,而且还不停地咳嗽,躺下睡觉或者早晨起来时咳嗽得更厉害。医院看病,才被告知,小兰已经患上鼻窦炎了。

  可能诊断:鼻窦炎

  疾病出现时间:伴随着上呼吸道感染逐渐加重

  特征性表现:流涕+鼻堵+分泌物增多+特征性咳嗽+头痛

  技术支持:鼻部CT或X线检查

  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等若干个组成部分,一般从2岁起开始发育,要到12岁左右才能逐渐完善,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堆积在鼻窦开口处,就很容易发生鼻窦炎。

  患有急性鼻窦炎的宝宝会出现鼻腔阻塞、呼吸不畅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炎症就会继续蔓延,并可能诱发中耳炎等其他疾病,严重者还可能迁延不愈,变成慢性鼻窦炎,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育儿常识

·要照顾好小宝宝的鼻子,不要让污浊的空气、异物、脏水、烟雾、外伤、粉尘伤害到它。

·倘若“感冒”后持续性流涕或者发现宝宝的眼角有脓性分泌物,不要忘记检查一下鼻窦。

·可以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手法保持鼻腔的湿润、温暖、通畅和清洁,外出戴上口罩。

  

  Case3

  6岁的红红最近总是说没有力气、心悸、憋气,甚至连上几层楼都会喘大气、出虚汗。医院看病,医生认真地给她进行了查体,然后让她马上去做心电图等检查,并追问红红妈妈:“前些日子孩子有没有过‘感冒’的表现?”

  可能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疾病出现时间:可以与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出现或滞后约1~3周

  特征性表现: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音改变

  技术支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心肌酶、同功酶、肌钙蛋白等化验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因为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疾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病程长短不等,大多预后良好,但也有出现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乃至猝死的患儿,还有一部分宝宝呈慢性心肌病的表现。

  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最为多见,比如柯萨奇、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倘若“感冒”后持续紧张、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则更容易导致心肌炎。

  育儿常识

·要想远离心肌炎,增强宝宝的体质、尽量降低罹患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几率是关键。

·要细心呵护上呼吸道感染的宝宝,保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休息、足够的营养,才能早日康复。

·一旦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过后出现心慌、气促、心前区不适等表现,医院就诊。

  

  Case4

  前几天,4岁的磊磊“感冒”了,现在虽然好了却总是表现得懒懒的,而且妈妈发现他的双眼的上眼皮也肿肿的,还不时感到头痛、恶心,甚至会呕吐。今天,妈妈突然发现小家伙的尿就像茶水的颜色一样,医院化验。结果医生说磊磊的肾脏出了毛病!

  可能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出现时间:上呼吸道感染后1~3周

  特征性表现:水肿+血尿+高血压

  技术支持:尿常规、肾脏B超、肾功能等化验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病前大多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起病较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其特点,病程在6个月到1年左右不等。

  本病被认为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临床上的表现轻重较为悬殊,严重病例可以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育儿常识

·秋冬季节要及时增减衣服,做好保暖工作,既要每天适量饮水,又不能让宝宝养成憋尿的习惯。

·“感冒”后千万不要随意给宝宝服药,以免加重肾脏负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就诊。

·对于反复扁桃体炎、每年超过4次以上的儿童应到耳鼻喉科就诊,符合条件者可以切除病灶。

  

  Case5

  从前天起小南就没能去上学,开始时主要表现为发热、打蔫,还一个劲儿地说头疼。妈妈给她吃了几粒退烧药,喝了感冒冲剂后根本不见好转。今天早晨,小南的精神特别差,简直“睡不醒”了,没办法,医院去看病。医生立即给小南开了住院证,初步诊断为颅内感染。

  可能诊断:颅内感染

  疾病出现时间: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或稍后出现

  特征性表现:头痛+发热+神经精神异常

  技术支持:腰穿(脑脊液检查)、脑电图、血清学检查

  颅内感染按其病原学可以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支原体性、原虫性等诸多种类,其中儿童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为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等,个别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或留有明显的后遗症。

  某些颅内感染的初期表现与上呼吸道感染非常接近,因此容易被忽视。而某些小宝宝由于血脑屏障、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因此抵抗力较差,病毒、细菌容易从呼吸道感染起病而最终侵袭到颅脑。

  育儿常识

·合理安排宝宝进行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按时接种国家规定的各种计划内疫苗。

·维护环境卫生,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到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玩耍,注意远离患病人群。

·小儿患病不同于成人,医院就诊,病情发生变化更要随时复诊,不可耽误诊疗、救治。

  

  Case6

  豆豆发热了,还时不时地咳嗽两声,根据以往的经验,妈妈赶忙给他吃了止咳药、感冒药、抗生素,结果豆豆的体温倒是很快降到正常了,可还是不停地咳嗽,甚至比原来更严重了。没办法,妈妈只好带着他去看病。没想到医生说豆豆已经转成肺炎了!

  可能诊断:肺炎

  疾病出现时间: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小时至数天

  特征性表现:烧+咳+痰+喘

  技术支持:胸部X线检查、血清学检查

  大多数病毒感染都集中在上呼吸道,但由于儿童的局部免疫力较差,气道上皮被广泛破坏后,防御功能会进一步降低,因而很容易向下蔓延,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不是每个宝宝罹患肺炎都会出现烧、咳、痰、喘这样典型的症状,年纪越小的宝宝往往咳嗽越不明显,而大孩子初期可以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到了后期才会上痰,不能凭经验办事,以免延误病情。

  育儿常识

·宝宝居住的房间要做到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清新,这样还能让阳光中的紫外线帮忙消毒。

·有许多肺炎宝宝是由于就诊不及时所致,因此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宝宝要特别注意病情的变化。

·对于已经确诊肺炎的宝宝应当多喂水、勤拍背,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并避免喂奶时呛咳。

  

  Case7

  2岁的闹闹“感冒”了,经过化验,小家伙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值挺高,医生说必须使用抗生素。等到疾病的症状全部消失以后,外祖母因为担心疾病反复,又继续给他吃了好几天的药,直到有一天妈妈惊奇地发现闹闹的小嘴里出现了斑斑点点的白色小凝块!

  可能诊断:鹅口疮

  疾病出现时间:使用了较长时间的抗生素以后

  特征性表现: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假膜

  技术支持:一般不需要特殊化验,必要时可以涂片镜检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奶具清洁消毒不够严格以及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不良习惯或交叉感染等诸多因素相关。宝宝吃奶时偶尔会因疼痛而哭闹。

  白斑可以出现在宝宝口腔内两侧或者舌部,不容易擦去。尽管此症大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鹅口疮患儿病变可以由口腔蔓延到咽喉、气管、肺等处,伴有低热、拒食、吞咽困难等表现。

育儿常识

·抗生素属于处方类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剂量、次数、疗程使用,切忌滥用。

·宝宝的奶具、水具、玩具及其他日用品均应单独使用、清洁、消毒、存储,以避免交叉感染。

·哺乳前母亲应当用温水清洗乳晕,每次触碰或抚摸、拥抱宝宝前应当认真洗手,以切断传染途径。

  

  Case8

  托托明天就要过1岁的生日了,可是却不能吃好吃的东西,因为自从上个礼拜“感冒”以后,他的大便就一直不成形,有时候还有低烧的表现,每天排出的不是稀水样便就是粘液样便,而且断断续续一直没有痊愈。医生说这是由于菌群失调所导致的。

  可能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症

  疾病出现时间: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后

  特征性表现:发热+腹泻+腹胀

  技术支持:便涂片镜检,便培养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肠道内可不是无菌的环境,而是存在大量的有益菌群,主要为厌氧菌,少数是需氧菌,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一旦因为某些因素破坏了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就会出现菌群紊乱。

  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等都可以造成肠道内的菌群失调,从而出现腹泻等症状。常见的菌群失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真菌性肠炎相对较为多见,此时,即使再次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育儿常识

·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如果必须使用且时间较长,则最好配合服用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药物。

·某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在服用时要和抗生素使用的时间错开,并注意用低于30℃的水送服。

·不过敏者可进食酸奶和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薯类、全麦类食物,以调节肠道菌群。

  

  Case9

  被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城城已经基本痊愈了,不过医生却说三天医院复查血常规,对此妈妈感到不解,忙问医生原因。医生解释说,城城前两天化验的血常规显示存在轻度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症,因此必须予以复查。

  可能诊断:贫血、粒细胞减少症

  疾病出现时间:可伴随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或稍后出现

  特征性表现:面色、口唇、甲床、粘膜比较苍白+容易反复感染

  技术支持:血常规、铁代谢检测、骨髓象

  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包括缺铁性贫血、感染性贫血等不同情况,一般认为血红蛋白<-g/L即为贫血。一般贫血可以分为轻、中、重、极重四个级别,贫血宝宝抵抗力还会进一步下降。

  当血常规化验提示中性粒细胞<1.5×/L时被称为粒细胞减少症,<0.5×/L则为粒细胞缺乏症,常见于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状态,这样的宝宝更容易继发感染。

  育儿常识

·对于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宝宝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注意好好休息,增强营养,加强食疗。

·不要使用加重骨髓抑制状态的药物和本身就可以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避免接触放射线。

·对已经发现血象异常的宝宝要防止继发感染,加强口腔、皮肤部位的护理,按期复查血常规。

宝贝堂介绍

宝贝堂由医院的儿科医生组建的儿童健康专家团队,对中国现行医疗环境有深入实践和理解。本团队旨在宣传儿童中医绿色保健,以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做一点正能量的事。

宝贝堂口号:医院,我们只专注于儿童绿色保健!







































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
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lbl/4408.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