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病例病理 > 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点击↑(金匮灵枢订阅号)订阅精彩内容!

赵某,男,4岁。年5月15日初诊。南京市三中。感冒第4天,发烧已退,但右耳深部疼痛。翌日更痛而难以承受,身体也同时出现疼痛。今天高烧,疼痛如雀啄。日夜难眠。大便两日未解。拒食狂饮。溲赤。检查:右耳鼓膜窥测不清楚,深部已有黄色稠脓积潴。擦净后可见鼓膜充血,中央部已有细小溃孔,脓从内部排出,呈灯塔征。鼓沟及其附近,也呈充血状态。右颈颌下可扪到淋巴结肿,无粘连,无压痛。检查:体温38.5℃。舌黄腻苔,脉数(次/分钟〕。医案:感冒时邪,不泄横窜,化热生脓,犯及听宫,中医所谓聤耳,正指此而名。脓初溃溢,适在高峰之顶巅。急予清热解毒,用以挫其锋而杀其威,黄连解毒汤主之。川连2g,黄芩2g,黄柏2g,甘草3g,银花6g,苍术3g,大贝母6g。3剂煎服。另黄柏水3支,用法面嘱。二诊,年5月19日诊。脓泄很多,质稠而厚,昨天起转为稀而色白。寒热退,食欲来,平静能眠,大便已解。检査:外耳道脓液潴积,清除后可见鼓膜中央性穿孔,旁及鼓沟的充血消失,已还其正常状态。体温:36.8℃。舌薄苔,脉平。医案:大脓一泄,邪毒排空,但仍宜重视与治疗,诚恐转入慢性,则后患无穷矣。用药则宗外科惯例,“高峰苦寒以挫其峰,溃后甘寒以理其后”,改取五味消毒饮。银花6g,菊花6g,地丁6g,蚤休6g,半枝莲6g,白芷3g,大贝6g,桔梗4g,甘草3g。5剂煎服。三诊,年5月25日诊。脓液口见减少,一切进入正常状态。嬉戏而食欲旺盛。检查:外耳道干净干燥,鼓膜溃孔残痕已模糊难见。第5天停药。按:丁半合剂,医院拟订的协定处方之一,内含地丁、半枝莲、银花等品。它与家父另外的鼻渊合剂、参梅含片三药,医院王牌有效药,历30年而其誉不衰。又按:家父对急性中耳炎的病理机制,认为是:临床分期为因之他的取法用药,也有规律,初期为宣表解毒;中期峻剂(用苦寒药)以猛攻猛打;后期和平剂(用甘寒药)清热撤邪;恢复期清热解毒兼抚揉气血,层次分清,毫不含糊。恢复期中不忘抚揉气血目的,就是防它嬗变为慢性。

-完-

中医经典送书

10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13本中医经典书籍免费送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lbl/13551.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