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日,是我国的第21个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第7个国际“爱耳日”。今年世界爱耳日的主题为“保护听力,终生受益”。今天,医院耳鼻喉科教您如何正确使用滴耳液。
什么是滴耳液?
滴耳液是耳科疾病中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把药物直接作用于外耳道局部病灶处,起到消炎、消肿、止痛或耵聍软化的作用,患者可自行操作,用法简单,治疗效果好。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用药前的准备
1.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根据大夫的建议选择滴耳液。
2.清理外耳道:滴药前将外耳道清理干净,比如用消毒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禁止过于用力,避免将外耳道损伤),否则分泌物阻隔或稀释了药液,无法直接接触到病灶,会让药物作用减弱或失效。
3.用滴耳液,先加温:
人的内耳前庭器官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当滴耳液的温度过低时,会打破内耳的温度平衡,内耳前庭器官受到冷刺激后,就会引起眩晕、恶心。因此,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滴耳剂时,可事先把药瓶放在手心握一会儿,或者把滴耳液瓶放到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温一温,当药液温度与体温接近时摇匀后即可使用。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使滴耳液温度过高,一方面,外耳道不适应高温液体,温度过高会烫伤耳内黏膜;另一方面,高温下滴耳液药物成分会分解,使药效降低。
滴耳液的使用方法
1.清洁双手,把药瓶握在手中数分钟,使药液温度接近体温。
2.一般取坐位侧偏头或侧卧于床上,外耳道口向上,牵拉耳郭,将外耳道拉直,这样可以使药液沿外耳道缓缓流入耳内。按医生指定的滴数(滴耳液一般每次滴3~5滴,每日滴3次。滴液过多不仅浪费药液,而且有引起眩晕等不适反应的可能),将药液滴进耳内。
3.滴耳后,来次耳浴。
什么叫耳浴呢?简单来讲。耳浴就是将药物滴入耳道,浸泡一段时间,以使耳内黏膜充分吸收药物,从而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这类似于给耳朵泡澡。耳浴要求取侧卧位,患耳外耳道口向上,将滴耳液滴入外耳道,并尽量充满外耳道,静置10分钟,然后变换体位,使药液流出来。
4.若病人需要自己滴药,可以对侧手指牵引耳廓,用同侧手指持滴药管,按上述滴药方法即可。
滴耳液的禁忌症
1.已经干耳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
2.鼓膜外伤,出现裂孔的急性期;
3.外耳道皮肤药物过敏者。
温馨提示
在使用滴耳液之前,还是建议您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根据医生的治疗意见使用滴耳液。医院耳鼻喉科拥有高清耳内镜显示系统、纯音听阈仪、声导抗检查仪、声反射检查仪、鼓膜按摩仪等检查治疗设备。可根据您的病情,为您进行个体化治疗。
耳鼻喉科咨询
供稿|耳鼻喉科陈志远编辑|刘婕审核|孙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