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医称“脓耳”。
1.大蒜化脓汁
大蒜1瓣,蒸馏水适量。
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
各型中耳炎。
2.黄柏苍耳茶
中耳炎,肝胆火盛,邪毒外侵型。症见耳内疼痛渐重或跳痛,疼痛向头部放散,流脓后疼痛减轻,耳鸣声粗,听力障碍。
黄柏9g,苍耳10g,绿茶3g,
上药共研粗末,沸水冲泡10分钟,或煎汤,分2次饮服,每日1剂。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之良效,又能泻肝胆湿火,是治疗中耳炎的良药。苍耳,性味甘苦寒,主散热解毒,并善走耳窍以疗耳疾。绿茶利湿清热,抗菌消炎。三者合用,效果良好。
3.平肝清热茶
龙胆草、醋柴胡、川芎各1.8g,甘菊花3g,生地3g。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肝经湿热型。症见耳内疼痛渐重或跳痛,疼痛向头部放散,流脓后疼痛减轻,耳鸣声粗,听力障碍。
上药共研粗末,加水煎汤或沸水冲泡,不拘时代茶饮,每日1-2剂。
本病多由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而致。龙胆草清热泻肝胆实火为主药,佐以菊花、醋柴胡、生地疏肝清热,川芎行气通滞。上药合而代茶饮之,效果良好。
4.石榴花散
石榴花适量冰片少许。
中耳炎,肝胆火盛型。症见耳内疼痛渐重或跳痛,疼痛向头部放散,流脓后疼痛减轻,耳鸣声粗,听力障碍。
把石榴花于瓦上焙干研细末,与冰片末混合备用。吹进耳中。每日3-4次,连用5日。
5.陈皮麝香消炎散
陈皮30g,麝香少许。
中耳炎,脾虚湿困型。症见耳内流脓日久,时轻时重。兼见头晕乏力,纳呆便溏,唇舌淡白。
陈皮烧存性研成末,与麝香末混匀备用。以棉花蘸药粉,塞入耳内。每日1次,连用数日。
6.柑皮灯心散
广柑皮20g,灯心草灰15g,冰片15g。
中耳炎,脾虚湿困型。口服药物治疗同时,配用本方。症见耳内流脓日久。兼见头晕乏力,纳呆便溏。
先把广柑皮焙干为末,与灯心草灰及冰片末混匀备用。吹患耳,每日2次。
7.核桃油
核桃油适量冰片少许
中耳炎,肾元亏损型。症见耳聋时轻时重,流脓少,有腥臭味。
把冰片研末,放入核桃油中搅匀,每日3次,每3次滴入病耳中。
8.耳炎消贴
鸡蛋1个猪肝12~15g,黑芝麻mL。
中耳炎。症见耳内有虫,脓血不干。
鸡蛋、肝以香油炒,芝麻炒研,同捣融,微火烘暖,布裹。贴耳外。
小提示:上述偏方由偏方大全网提供,内容源于互联网和出版刊物。中药类偏方使用前请遵医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