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其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通过中耳的传导,声波可以增压23倍。
如果鼓膜穿孔,脓液流出,是化脓性中耳炎。如果鼓膜完整,细菌毒力较小,分泌物积聚在中耳腔,就是分泌性中耳炎,也叫卡他性中耳炎。
01为什么会得分泌性中耳炎?1.上呼吸道感染或变态反应:如急性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等。肿胀的鼻甲或淋巴组织堵塞咽鼓管咽口,或咽鼓管本身的炎症水肿粘连所致。2.气压损伤:乘飞机或潜水过程中,气压变化过快,中耳内气压不能及时平衡所致。3.咽鼓管阻塞:常见于儿童腺样体肥大,成人鼻咽部肿瘤,以及头面部放射线治疗后,也可因为鼻中隔偏曲、鼻腔填塞物堵塞等引起。4.细菌及病毒感染:中耳某些类型的细菌及病毒感染也可引起。02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症状?典型症状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婴幼儿则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婴儿对周围的声音没有反应,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其他症状即使患儿没有主诉听力下降,家人则发现患儿漫不经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应警惕在发作间歇期可能持续的分泌性中耳炎,学习成绩差,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语言发育迟缓。03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①得了中耳炎,该怎么办?
别急,首先要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可以应用消炎药、粘液促排剂使炎症消退、分泌物排出;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要治疗腺样体;如果是肿瘤引起的,就要抗肿瘤治疗了(好在肿瘤发病率很低,绝大部分病人都是炎症引起的)。
注意!发病部位在鼓膜内侧,而鼓膜是完整的,所以这个时候,任何滴耳液都会被鼓膜挡在外面,起不到消炎作用的!
②分泌性中耳炎都可以拿药物治好吗?能不能好、多久能好,这个只能边治边看。药物治疗又省钱又不用挨刀,是首选治疗方案。在治疗时,如果能好好地用药,把烟酒戒掉,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治愈的几率大大增加。如果能吹吹气球、嚼嚼口香糖、捏鼻子鼓鼓气,那最好不过了,这些动作能有效促进咽鼓管开放,促进疾病康复。
③什么时候需要做手术呢?怎么做手术呢?大部分病人通过药物治疗都能康复,如果规范地保守治疗两个月,仍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需要住院手术治疗。手术一般住院一周时间,儿童全麻、成人局麻下做手术。
手术很简单,在鼓膜上切个小口,把里面的积液排出,然后放一个通气管在鼓膜上,方便引流耳内积液,同时保持中耳内外压力一致,促进咽鼓管功能的康复。如果只是穿刺鼓膜抽液或者单纯切开鼓膜,因鼓膜的愈合能力很强,愈合后的鼓膜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很容易再次出现积液,所以放置通气管很有必要!
④做完手术有什么注意事项?手术做完,如果不注意以下几点,可能前功尽弃:
A:耳内不能进水!!手术做完了,平时洗头发、洗澡一定要把耳朵堵好,游泳、潜水之类的活动肯定不能去了。
B:避免感冒!感冒可能会使中耳炎复发或者合并化脓性中耳炎。
C:不要掏耳朵!做完手术后,耳内可能会有瘙痒、异物感,这都是正常的。
D:一般的运动、跑步都没有问题的。极少数病人会出现通气管自行排出的情况,大部分患者都不会有问题,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⑤如果不做手术会怎样?如果该做手术而没做,拖延治疗,耳内的分泌物会由稀薄的水变成粘稠的胶,俗称“胶耳”。如果还不及时手术,鼓膜会内陷加重,粘在鼓室内壁上,失去鼓膜弹性,甚至内陷形成胆脂瘤,破坏听骨、面神经等结构,小病变大病。由于咽鼓管功能一直未得到及时恢复,此时即使做了手术,手术后极易再次出现鼓膜内陷、鼓膜愈合不良、胆脂瘤复发等问题。所以,看病要趁早!
图文来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