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把棉签放耳朵里面。左扭扭,右扭扭,那种感觉真的十分舒服。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掏耳朵有很大的危害。
平时千万不要拿棉签掏耳朵,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今天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不能用棉签掏耳朵?
耳屎又叫耵聍,是外耳道软骨皮肤上分泌出来的淡黄色物质,它在外耳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还可以抵挡外界的尘埃和细菌。
耵聍可以让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在耳朵的生态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会闲着没事掏几下耳朵,导致会破坏耳朵的生态平衡。
如果长期使用棉签掏会把耳屎推向耳朵深处,人为根本清理不了的地方,由此就会造成真菌、细菌、病毒等在外耳道累积起来,从而导致疼痛和感染。耳屎本身具有一定的酸性,长期下去,导致一些耳屎会堆积到鼓膜周边,对鼓膜以及耳道中的皮肤黏膜也会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人的听力。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导致耳膜断裂。
研究人员针对87名患有外耳道炎的儿童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70%的患者曾经在感染前的一周之内用棉签清理过耳朵,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每天都会使用棉签.
用棉签掏耳朵还有更多危害
1.耳屎越来越多
大家常说的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耵聍。它具有润滑作用,要是掏得太过于干净,会让整个耳朵变得干燥,外耳道皮肤太干的后果就是痒痒痒,然后你又忍不住要拿起工具去使劲掏掏掏。
2.外耳道发炎
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从而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3.耳聋
有的人掏耳朵用力过猛甚至可能把鼓膜戳穿。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0.1毫米,如果掏耳朵下力太猛,很容易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4.外耳道癌
掏耳朵的次数太多,可能会刺激耳道皮肤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遇到这几种情况需及时就诊
有一些“异常耳屎”值得注意,如果耵聍分泌不正常、分泌太多阻塞而形成耵聍栓塞出现下列症状:
1、耵聍阻塞外耳道刺激鼓膜,会出现耳堵闷感,听力下降或者耳鸣甚至眩晕。
2、耵聍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炎,出现耳痛。
3、耵聍刺激外耳道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
4、耳内有分泌物流出来。可能是洗澡或游泳时进水,把耵聍泡坏了,或者发炎流脓了。
当我们出现了这些情况的时候,医院耳鼻咽喉科清理外耳道,在耳内镜下进行清理.
健康科学的保护耳朵
方法一:可以用淡盐水清理耳朵。将盐水滴入耳道中,摇晃几下,然后冲洗干净。
方法二: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都可以用来清洗耳朵。如果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先涂抹在手腕上,一个小时后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
方法三:使用过氧化氢清洁耳朵也不错。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洁液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方法四:最好购买专门的滴耳器,使用这样的设备将液体滴入耳道中。
如果担心自己操作会出现意外情况,还可以去找耳鼻咽喉科医生处理。
温馨提示
不能用棉花棒掏耳朵
医院耳鼻咽喉科
医护人员18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护)师6人,中医硕士1人,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较强、独具特色优势的综合科室。
长期以来,科室坚持中医、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咽炎、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等各种耳鼻咽喉科疾病,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9%,防止疾病的复发,科室拥有各种耳鼻咽喉科检查设备还开展了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慢性中耳炎的鼓室成形、乳突根治及改良根治术、喉部恶性肿瘤的全喉、部分喉切除及功能重建、颈清扫手术;鼾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征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手术。
医院耳鼻咽喉科于年8月加入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联盟,作为联盟单位,四川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教授每周定期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坐诊,为本地及周边群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就医实惠,为实现健康自贡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