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了,妈妈,你能带我离开这里吗?你能不能过来带走我,我真的无法再忍受了
吴女士收到女儿的电话,听到她绝望地呼救,她无法理解女儿经历了什么,怎么会如此痛苦。当她赶到学校时,女儿满脸的伤痕让她作为母亲的她看着就彻底崩溃了
令人震惊的是,她只有12岁。令人痛心的是,她因为被8名陌生人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连续打了3个小时,导致耳膜被穿透。女孩无法忍受这样的情况,于是在第二天拨打电话向她的母亲寻求帮助。真的很难想象她是如何度过了一个充满恐惧和疼痛的夜晚的。
事情经过
在景德镇乐平市礼林中学,12月6日的夜晚,一个女孩被几名同学叫去抢走了她的手机。紧接着,8名同学冲向她并开始攻击她,他们一边击打手机一边录制视频,一边大声叫嚷着比赛看谁能打得更响。在比赛结束后,他们还警告女孩不要报警,也不要告诉她的家长,否则他们会继续攻击她。
你能设想一下学生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深仇大恨,竟然会采取如此残忍的手段吗?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中,一名女生因为一个男生拿着手机,被其他同学用棍子打昏在地,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
仅仅因为在运动会上,一个女孩不经意地瞥了她的同学一眼,那同学立刻认为她受到了挑衅。于是,他们聚集了8名同学,夺走了女孩的手机,并连续打了她三个小时,还换了三个不同的地方。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紧紧抓住这件事,使女孩受尽折磨的。
12岁的小女孩直到12月7号下午才鼓起勇气给她的妈妈打电话。在这里,我们不只是想问,这么明显的伤势,老师难道没察觉吗?难道是老师不小心把她打痛了吧?为什么这件事在这么长时间后才由女孩主动给父母打电话呢?
吴女士急忙赶到学校,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她左耳的鼓膜穿孔需要进行手术,吴女士立刻决定让女儿住院治疗,并果断地报了警。
网友看法
在报警之后,对孩子施暴的家长找到吴女士,想要私下解决问题,希望她的孩子不会留下任何案底。但吴女士并未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真心。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会留下案底,而对其他人的孩子是否会有后续问题。因此,吴女士决定用法律手段为自己的孩子讨回公道。
报警之后,这一事件迅速登上了热搜榜单,引发了众多人的质疑。
首先,考虑到女孩受到的伤害如此之重和明显,为何老师没有在关键时刻告知医院。
第二、这名女孩遭受了长达3小时的殴打,并被转移到了3个不同的地点,这么久都没有人注意到,也没有人及时告知老师进行干预。
第三、那些施暴的孩子竟然还敢录制视频,并威胁女孩不要通知家长或报警,他们如此嚣张地聚集了这么多人,完全不像是第一次犯罪的人。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是为了保护哪一方的权益?为什么被打的人总是那么脆弱?为何每次受到攻击的人都面临生命垂危的境地,而施暴的人却总是遭受毫无意义的惩罚呢?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保护什么?到底是谁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你认为他们在年轻时是无知的吗?你说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恶行,但他们知道什么叫善良吗?但他们真的看不到血迹吗?难道你听不到那哭泣的声音吗?某些恶行确实是真实的,而非无知。
深入思考——关于校园内的暴力行为
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会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校园暴力事件背后的施暴者都会录制视频,这难道不是为了给自己留下证据吗?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录视频呢?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迎合自己扭曲的心态,通过视频记录下他人最不堪的瞬间,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强大,并以此来威慑他人。
这名女孩之所以被打,仅仅是因为她瞥了别人一眼,这通常被视为一种挑衅行为。实际上,这是她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如果她认为那一眼是别人对她的赞美,那么很少有人会去打一个真正喜欢她的人。相反,如果你是一个极度敏感和极端的人,那么你那普通的眼神有时会被认为是一种挑衅,让他感到不舒服,这是他极度不自信和缺乏存在感的表现。他需要证明自己有心理问题,而你只是他发泄情绪的一个媒介。
在如此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里,为何施暴的孩子表现得如此嚣张?难道是他天生就有什么坏毛病吗?难道不是因为他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法律的庇护吗?他们认为,自己是被父母宠坏了。他深知自己不会遭受太多的处罚,明白犯罪所需的成本和代价都非常低,因此他们毫无顾忌地行事。
我们的目标不只是推动法律的进一步完善,更为关键的是要增强学校的监管力度和对家长的教育培训。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打得鼻青脸肿,那么他以后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子不教父之过,那些施暴的孩子们的心态肯定存在问题,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也肯定是有缺陷的,因此父母必须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
再者,学校是学生最接近的场所,如果发现学生受伤而没有及时告知家长,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也应该加大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宣传力度。
除了要教导自己的孩子避免施暴外,还需要告诉他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感到害怕,并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寻找帮助。在事情发生后,务必通知老师和家长,特别是不能对自己的家长保密,因为家人始终是你最坚定的支持。
对于那些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孩子们,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还包括心灵的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将伴随他们一生,对他们的性格和人生造成永久的伤害。如果施暴者不受到严厉的惩罚,那将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最大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