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并发病症 > 九成人不知道蟑螂天敌是什么教你1土招

九成人不知道蟑螂天敌是什么教你1土招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只蟑螂?没有人知道答案,人类也无法统计具体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蟑螂。又或者说,没有人类它们也能活得不错。

早在.2亿年前的石炭纪,蟑螂就已经活跃在地球上了,比恐龙的出现还要早。而这几亿年间,蟑螂就经历了多次大灭绝时间,并亲眼见证了人类的崛起。

距今1.25亿年,白垩纪化石显示了史前蟑螂化石,其腹部准备产下卵鞘

国内居家最常见的蟑螂,主要有6种: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

其中,德国小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方蟑螂”,体型较小,只有1厘米左右。

但被称为“南方蟑螂”的美洲大蠊就不同了,体长能达到5厘米,通体光泽油亮,“得连腿毛都看的一清二楚”。

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小编不禁笑出声来,只想替蟑螂说上一句:tooyoungtoosimple。

就目前人类与蟑螂的对抗情况来看,我们对于1.8厘米的蟑螂尚且束手无策,就更不要说1米8的蟑螂了……

“凡杀不死我的,必会使我更强大”,小编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人类的“好朋友”蟑螂来说,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25亿美金投入与蟑螂和其他害虫的对抗之中,但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蟑螂对抗战中,人类屡战屡败。

这些蟑螂,有体长5cm的美洲大蠊,也有身长1厘米8的德国小蠊。它们几乎无孔不入,可以引发哮喘、携带有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破坏电力及网络系统。

自20世纪50年代,人类就开始使用杀虫剂来对抗这些恼人的昆虫。在经历了几十年与蟑螂的斗智斗勇之后,人类不仅没有通过杀虫剂将它们从生活中清除出去,反而在人类的“帮助”下,蟑螂变得愈来愈强!

研究显示,如果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接触蟑螂、杀虫剂和一些其他物质,那么他们在儿童期间患哮喘的危险就会增加。

那么,蟑螂究竟有什么本事呢?就让小编带你们来一探究竟!

蟑螂为什么会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

1、蟑螂的基因组强过绝大部分的昆虫

新的研究表明,蟑螂的基因组是所有被研究的昆虫中最强大的,正是这些超强基因让它们成为了地球上的生存大师。

就拿与化学感应相关的基因来说,美国蟑螂有个嗅觉受体以及个味觉受体,比地球上任何昆虫都多,意味着它们可以比其它昆虫,更灵敏的寻找与分辨食物。

2、一点也不挑食,饮食种类丰富到离谱

虽然蟑螂也像人类一样,爱吃奶酪、肉和糖。

但它们同样不会拒绝纸板、装订书、人类的脚指甲,甚至于腐烂的肉,血液、粪便。

更可怕的是它们被发现会吃同类,比如其它死亡或者残缺的蟑螂,这样做的好处是任何地方它们都能找到吃的。

、它们什么都敢吃,得益于强大的解毒基因

对很多动物来说有毒的东西,它们也不怕,因为一种叫做细胞色素P的基因,可以帮助抵抗有毒物质,如薄荷会对一些动物有麻痹效果,而这种基因就可以解这种毒素,所以蟑螂可以毫无顾忌的吃薄荷。

它们还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找出并杀死有害生物和真菌,所以它们完全不怕脏乱的环境甚至颇为享受。

4、独特的再生能力,修复断肢不在话下

蟑螂可以在没有头的情况存活一周,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它不像人的血液一样拥有血压,所以不会流血过多而死。

失去的头虽然不会再长出来,但蟑螂的确有令人赞叹的再生能力,在它们生命的前两年,会经历一系列的再生蜕变直到成年

在单个蜕皮阶段,它可以替换掉缺失的肢体,而一系列的蜕变则能重生触角,甚至是眼睛,简直跟开挂一样。

屋内蟑螂是怎么引起的?

屋内的蟑螂问题是许多家庭都面临的常见困扰。这些令人讨厌的昆虫不仅令人不悦,而且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那么,屋内有蟑螂是怎么引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蟑螂进入屋内的原因。

1.家里潮湿

经常出现下雨天气,家里阳台经常晾晒衣物,水分充足,卫生间下水道更是水源不断,而且下水道的细菌更多,滋生蟑螂的可能性更大。

蟑螂天生喜爱阴凉潮湿的地方,就像细菌一样,适宜的气候更能让它们滋生,并且像一种程序一样,不停的繁殖再生。

2.卫生脏乱

一般蟑螂喜欢生活的地方是在垃圾桶旁边,因为足够腐臭。如果家里突然出现蟑螂,那么家里的卫生问题就要进行考虑了。这种腐臭脏乱的场所,对蟑螂来说,是很好的场所。

.家中油烟重

蟑螂喜欢油腻的地方,家庭中,灶台,厨房一旦被蟑螂占领了,后果非常严重。

4.食物残渣多

家里吃饭后,做完饭可能收拾不干净,留下了很多食物残渣,这就给蟑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足够支持他们繁殖再生!

秋季蟑螂迎来繁殖高峰期

蟑螂食物偏好和人类如此相近,遍布又及广泛,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蟑螂。

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家里住得高、垃圾每天倒就对蟑螂掉以轻心,该预防的还是得预防。

高温潮湿的秋季是蟑螂最爱的繁殖期,秋季就应该做好各种防蟑措施。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因气温变化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的数量变化。

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在0℃恒温时,只需20-0天,而长的可超过三个月,一只雌蟑螂一年可繁殖近万只后代,最多可达十万只,在极端条件下没有雄蟑螂时,雌蟑螂也能产卵。也就是说,很多雌蟑螂交配一次以后,就会雌雄同体,不需交配,便可连续产卵。

蟑螂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0~0℃。低于15℃时,绝大多数不动或微动;高于7℃时呈兴奋状,超过50℃时死亡。蟑螂的季节消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同一虫种在不同地区可表现不同的季节分布。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蟑螂通常始见于4月,7~10月达高峰,11月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当温度低于12℃时,便以成虫、若虫或卵在黑暗、无风的隐蔽场所越冬。

九成人都忽视的“过敏源”——蟑螂

你知道吗?

臭名昭著的蟑螂除了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竟然还可能让“过敏星人”过敏

蟑螂是重要的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常引起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

科学家已从德国小蠊中分离出至少10种过敏原(组分),其中,Blag1是主要过敏原,并表现出与其它昆虫(果蝇和蚊虫)的交叉反应性。

Blag1在蟑螂中肠道产生,可在蟑螂粪便中发现,有致敏活性,且能上调蛋白酶激活受体,增强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77%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1特异性IgE。

Blag2是另一种重要的过敏原,会同蚊子和真菌过敏原发生交叉反应。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58%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2特异性IgE。

Blag7(和Pera7)是一种原肌球蛋白,因其与多种动物,包括尘螨、甲壳纲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原肌球蛋白结构同源,存在交叉反应性,被认为是一种泛过敏原。

除了过敏原外,科学研究发现蟑螂甲壳素和粪便与过敏相关的Th2炎症有关。

因此,蟑螂以及其它含甲壳素的生物导致的临床过敏症状可能比其它室内过敏原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真实案例告诉你,蟑螂有多危险

“医生,快帮帮我,我耳朵好像有虫子在爬......”

5月29日早上,2岁的栾女士(化名)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她表示,凌晨四点左右,她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左耳疼痛且有杂音,感觉有虫子在钻进去,不敢随便动,强忍着难医院就诊。

耳鼻喉科主治医生纪医生检查发现,栾女士的左耳有较大黑褐色虫体嵌顿(活体),随即,她用局麻药物将蟑螂杀死后取出。因栾女士处理得当,未自行抠挖,蟑螂爬进耳朵仅导致其外耳道轻微充血,鼓膜未见穿孔。

回想起被蟑螂折磨的恐惧,栾女士仍心有余悸,她也表示很疑惑,蟑螂怎么往耳朵里爬呢?

“这是一周内,已经接诊的第三例蟑螂进耳的患者了。”纪医生解释,蟑螂喜欢钻耳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狭小黑暗、温暖、潮湿的环境是它们理想的生活场所,而人的耳朵里面是一种非常温暖的环境,蟑螂这类飞虫非常喜欢,所以在夜间蟑螂会爬到人的耳朵里面去;二是耳里有蟑螂最喜欢的食物,人类耳屎有时会散发一种气味,对蟑螂来说是美食诱惑。

提醒大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切勿随意挠耳朵惊扰蟑螂,也不要乱滴东西,医院找专业医生处理。

尤其是家长,应特别留意小孩是否有这类情况发生,一旦觉得耳朵不适或莫名疼痛应及时就医。

小心,娇嫩的娃娃受蟑螂影响极大!

孩子是非常容易被蟑螂盯上的,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吹弹可破,蟑螂喜欢这样的皮肤;

2.爱出汗:蟑螂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二氧化碳以及气味来追踪和定位的。婴幼儿散发的热量较多,出汗多,所以就很容易成为蟑螂的目标。

.婴儿由于喝奶身上常常散发奶香,这是蟑螂喜欢的又香又甜的目标。

4.深色衣服:蟑螂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如果外出给宝宝穿的衣服颜色较深,也很容易成为蟑螂的特定目标。

很多宝妈都会都会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fbz/1495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