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相信大家童年时期都看过,各种版本的都深受小朋友喜欢,也是每年暑假必定重播的动画片。要说西游记,其中最受小朋友喜欢的要数孙悟空了,不仅能七十二变上天入地,还有一根能变大变小的金箍棒,十分威风帅气。小时候看完西游记总想要是自己也能像孙悟空那么厉害就好了,总喜欢拿根棍子模仿孙悟空。河南郑州也有一位小男孩模仿孙悟空,不过模仿得比较“特别”。这名小男孩今年6岁,平时十分喜欢看西游记。这天家长发现孩子竟然模仿孙悟空把橡皮泥塞进了耳朵里,家人发现医院救治。让家长惊讶的是,经过医生检查,孩子的耳朵里竟然不止橡皮泥一样东西。最后经过医生的治疗,从小男孩的外耳道里取出了水晶泥、橡皮泥,还有笔头、塑料片等东西。所幸异物并没有对孩子的鼓膜造成太大伤害,经过治疗后,孩子的听力情况良好。孩子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探索,对世界的好奇心,让孩子时刻都处在探索的状态,通过各种尝试来认识世界。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只是年幼的孩子有时候缺乏对危险的判断能力。有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能带来的危险并不知情,只是单纯好奇模仿。这就需要家长的及时监督,做好防范,但家长再小心谨慎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同样是好奇,同样是模仿,之前河南焦作也有一名小女孩乐乐,因为做了医院。据悉,乐乐的姑姑在帮乐乐掏耳朵时,意外发现了乐乐的右耳里有一个异物。家人于是急急医院治疗,医生经过手术,竟然从乐乐的耳朵里取出来直径近1厘米的“玩具宝石”。而家人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块“宝石”是两年前乐乐的好朋友送给她的,谁知道乐乐竟然学着动画片里孙悟空收藏金箍棒的样子,把这颗“宝石”藏入的耳朵内。而这一藏,就是两年之久。接诊乐乐的医生表示,自己从医40年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幸运的是乐乐的鼓膜并未受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医院耳鼻喉科都要接诊不少儿童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异物的病例,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很容易让孩子往身上的一些“洞洞”,塞一塞、掏一掏,家长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家长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看着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孩子会往身体里塞东西完全是出于好奇,家长如果能提前满足孩子的好奇,孩子自然就不会乱塞了。家长平时可以借助给孩子洗澡、玩游戏、绘本或者情景模拟的常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鼻子是用来呼吸的,被堵住了会呼吸不畅引起身体不适;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如果被堵住了就听不见外界的声音到了。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亲身体验,一旦体验到不适后孩子就不会轻易尝试了,另外告诉孩子如果异物不小心进入身体,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家长。父母多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平时的看护,毕竟孩子没有危险意识。因此家长平时一定要加强看护,尽量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除此之外,家长平时也要多留意观察孩子的情况,有时候孩子可能不懂表达,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不适或者异常,一定要医院检查。保管好家里的小物品家里的一些小物品,比如电池、纽扣、硬币等,这些东西在大人看来人畜无害,但是对孩子而言却有很大的杀伤力。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收拾好家里的小物件,尤其是对孩子而言有危险性的物品,家里的玻璃桥、温度计、玩具的零件等,收拾好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不在孩子面前做危险动作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平时在家做的一些动作,孩子难免因为好奇而模仿。比如家长平时喜欢在家用棉签掏耳朵,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用棉签掏耳朵,一个不小心控制不好力道,就有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因此,家长平时在家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做这些有危险性的动作,以免孩子因为模仿,发生危险。写在最后,动画片虽然是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家长给孩子看之前,最好自己先筛选一遍,过滤掉一些具有危险性和不好情节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