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耳鼻喉科常见病的健康处方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病因: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主要通过3种途径: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2)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为上述传染病的局部表现。此型病变常深达骨质,酿成严重的坏死性病变。(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等,细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4)婴幼儿因其咽鼓管的解剖生理特点,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哺乳位置不当,如平卧吮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2、外耳道鼓膜途径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伤,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3、血行感染极少见二、主要症状如下:1耳痛多数病人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也不成眠;如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鼓膜穿孔流脓后而痛减轻。少数病人可无明显耳痛症状。2听力减退及耳鸣病程初期病人常有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后期鼓膜无穿孔后耳聋反而可能减轻。耳痛剧烈者,听觉障碍彰被忽略。有的病人可伴眩晕。3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脓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4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倦怠、纳差。小儿选深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类似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三、治疗: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为其治疗原则。四、疾病预防:1、普及有关正确擤鼻及哺乳的卫生知识。2、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3、有规穿孔或鼓室置管者避免参加有用等可能导致鼓室进水的活动。分泌性中耳炎一、病因: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2、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3、感染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4、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二、主要症状如下: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三、治疗: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四、疾病预防: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急性鼻窦炎一、病因:急性鼻窦炎以鼻源性感染为多见,现将其感染途径分述如下:1.经鼻途径鼻腔多种疾病均可引起鼻窦炎,但以急性鼻炎为主要原因。2.外伤颌面部外伤。3.气压创伤气压急剧改变时,鼻窦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失去平衡,如飞机迅速下降(俯冲)时,若窦口功能障碍使窦内形成负压,就会引起气压创伤性鼻窦炎。4.邻近组织或器官的感染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1~2磨牙与上颌窦底壁关系密切。当这些牙齿的牙根感染或拔牙不慎损伤鼻窦粘膜时,可引起牙源性鼻窦炎。二、主要症状如下:1鼻塞为持续性,仍因鼻粘膜充血、肿胀所致。鼻腔内脓性分泌物滞留,可加重鼻塞症状。2嗅觉障碍由于鼻腔粘膜肿胀,使嗅物质微粒达不到嗅区,可出现暂时的嗅觉障碍。粘膜肿胀消除后,嗅觉可以恢复。筛窦炎常使嗅觉明显减退甚至丧失。3鼻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粘脓性或脓性,量多。前组鼻窦炎易向前鼻孔排出,部分流向后鼻孔;后组鼻窦炎流向鼻咽部。分泌物有时粘稠成脓块,常需用力抽吸方可排除,病人常有痰多之感。牙源性上颌窦炎,分泌物常有腐臭味。4头痛及局部疼痛急性鼻窦炎病人头痛多较重,常在咳嗽、头部摇动或受到震动时加重。三、治疗:医院医院治疗。四、疾病预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积极治疗急性鼻炎。鼻内分泌物增多时,勿用力擤鼻。清除病灶,矫正鼻中隔畸形等,可预防鼻窦炎发生。练习游泳时应学会换气法,以防呛水而引起鼻窦感染。慢性鼻窦炎一、病因:慢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二、主要症状如下:1鼻塞双侧鼻塞常为持续性或交替性发作,运动后减轻。2脓涕专科检查时,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以下鼻甲明显;黏脓涕或脓涕在所感染的鼻窦开口处最多。3头痛常常表现为前额、眼眶、眼球深部和面颊部钝痛或闷痛。4失嗅因鼻塞可导致暂时性嗅觉减退或丧失。5全身症状急性鼻窦炎可出现全身性的中毒症状,如畏寒、高热、食欲减退、记忆力减退,全身不适等。慢性鼻窦炎则全身症状轻重不等,可表现为精神不振、倦怠、头昏、注意力不集中等。若脓涕吞咽过多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三、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行手术疗法;1、鼻窦内窥镜手术即利用光导纤维成像,有直观清晰、准确、导光率高的特点,配合专门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医生可以直接看到几乎鼻窦的全貌,明显提高手术的精确度,损伤小、针对性强,病变去除彻底,并发症少,预后好,复发率明显降低。不仅鼻窦炎,很多鼻腔肿瘤也可用此手术方法,该方法近年来逐渐普及,使鼻科手术发生了近乎根本性的改变。鼻窦内窥镜手术需住院治疗。2、辅助手术为了达到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效果,就需在清除病变的同时针对不同的病人做一些辅助手术,其中包括切除解剖变的中鼻甲,摘除中鼻道的息肉,咬除膨大的筛泡,纠正高位鼻中隔偏曲,部分下鼻甲切除等。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及对鼻腔鼻窦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对辅助手术的重要性也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些手术看似与鼻窦手术无关,但可直接影响手术疗效,患者应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是医生额外增加的手术。鼻息肉一、病因:鼻息肉为一常见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鼻科患者之中约11.34%--21.34%的患者发生鼻息肉。目前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多因素相关。二、主要症状如下:起初无明显表现,一般于体检时发现,到后期患者会表现为鼻塞,头痛,流涕,失嗅等症状。三、治疗:医院医院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一、病因:急性化脓性腭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咽炎,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也可引起本病。一般情况下,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咽部及腭扁桃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发病。二、主要症状如下:主要表现为咽部剧痛,不敢吞咽,疼痛常放射至耳部,伴寒战、高热。检查见腭扁桃体充血,明显肿胀,可见脓栓。三、治疗:可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治疗。急性会厌炎一、病因:1、感染为此病最常见的原因,致病菌有乙型流行性感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瞳他球菌、类白喉杆菌等,也可与病毒混合感染。2、变态反应全身性变态反应亦可引起会厌、杓状会咽襞的高度水肿,继发性感染而发病。3、外伤异物创伤、刺激性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放射线损伤等都可引起会厌粘膜的炎性病变。4、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口底炎、鼻炎等蔓延而侵及会厌部。亦可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后。二、主要症状如下:(1)起病急,多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2)喉痛剧烈,吞咽时加重,故常有唾液外溢。(3)因会厌肿胀,以致语言含糊不清,似口中含物。三、治疗:如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医院治疗。刘卫耳鼻咽喉科主任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