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饭睡觉打豆豆,很多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掏耳朵,双手像是完全不受自个儿控制,隔三岔五地就给耳道“搞卫生”。。。
耳屎,敬职敬业的“保安大爷”!
耳屎其实是耳朵的“保安大爷”,而且敬职敬业。你是不知道,它暗戳戳地帮你们挡了多少小区门口(外耳道皮肤)的“不速之客”,像头发茬儿、灰尘、水、小飞虫等。
耳屎自己会“溜走”!
频繁掏耳朵实属多此一举,因为耳屎自己会“溜走”!在我们说话、吃饭、打呵欠时,耳屎会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频繁掏耳朵坏处多!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让耳朵越掏越痒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掏耳朵时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还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你拿利器(掏耳勺或者棉棒)在耳朵里刮来刮去时,还可能会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还会发生外耳道疖肿。尤其是洗头洗澡、游泳时,由于出汗多、耳内潮湿,感染的机会就更大。
所以,一般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如果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用棉签少沾些硼酸酒精涂抹耳道,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里面也就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2耳屎越掏越多!如果经常掏耳朵、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增加耳道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耳屎分泌增多。
3手千万别抖,小心刺伤鼓膜!如果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掏的正嗨的时候,自己紧张手抖了一下,或被哪个熊孩子不小心碰了胳膊,鼓膜捅破了,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尤其是在给孩子掏耳朵时,如果孩子突然挣扎或因为外耳道受刺激出现了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容易发生。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掏耳朵,如果孩子的耳屎形成硬块,或误进杂物,医院请医生处理,父母最好不要擅自处理。
4掏耳朵还会让你“嗡嗡”耳鸣大块的耳屎很容易在掏的时候被捣碎,耳屎碎片如果落到外耳道深部,粘在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总之,掏耳朵确实有导致鼓膜穿孔的风险,还是希望各位掏耳君们控制下自己。
耳朵进了“不速之客”,该咋办?
头发茬子
理发师总会在修剪完头发后,用吹风机给顾客吹一吹,此时,吹风机很容易把头发茬儿吹进耳朵里。如果是在外耳道问题不大,可以自己掏出来,如果看不见但是很难受(沾到了鼓膜),医院让医生处理。
小飞虫子
偶尔小飞虫会“光临”外耳道,这些活着的小昆虫在外耳道内不停地骚动,会引起耳痛和难以忍受的噪声,如果它碰到了鼓膜还会引起眩晕和耳鸣,让人很不舒服。此时,请先向耳内滴入酒精、白酒或香油,将小虫麻醉杀死,然后用镊子或小钩取出或用水冲出。医院让医生解决是最好不过了,以免自己操作损伤外耳道或鼓膜。
小提醒如果耳朵进了头发茬子或小飞虫等异物,小编诚恳医院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因为省事儿而造成更大的麻烦哦。侯昭晖大夫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医院访问学习。主要擅长于各种耳科相关疾病的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的手术处理。
侯大夫还擅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耳硬化症、中耳畸形等传导性耳聋的外科处理及听力重建手术等,有相关问题可以咨询哦。(看看其他患者的问答)
点击这里问专家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南昌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