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用挖耳勺或者棉签自己掏耳朵是非常常见的一件事,耳朵痒起来就想赶快用棉签掏一掏。
更有些人,把采耳当成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最近某短视频平台上就总能看到采耳、洗耳的视频,而且点赞量还不少。
其实,这些可都是专业医生非常不赞同甚至引发集体声讨的行为。耳朵如此脆弱的部位,怎能容得这样乱搞?胡乱掏耳朵,轻则破损出血,重则鼓膜穿孔。
掏耳朵对耳道的伤害有多大
掏耳朵给耳道造成的伤害,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除了皮肤破损、耳道发炎,挖勺耳、棉签进入耳道后,对深浅控制不当就会伤及鼓膜,如鼓膜被刺破穿孔,会有失去听力的风险。
在内窥镜下,当耳道被放大数倍,你可以直观地看到挖耳朵造成的伤害。
即使看起来很“温和”的棉签,在清洁耳朵的时候,也可能将耳垢往里面推,造成耳垢硬化,堵塞耳道。
自己挖耳朵不安全,那么去找“采耳师”采耳可以放心吗?
在医生看来,“采耳师”所使用的工具并非医学专业工具,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不卫生
采耳过程中,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掏耳勺,消毒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引发疾病。
不专业
“采耳师”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毛刷、耳勺和头灯,医院里的专业工具。
比如医生在清理耳道时头顶带的是反光镜,会将光源聚集到一点,能清楚看到耳道内部。而采耳师所戴头灯,看似专业,照出的光实际上是散射光,无法看清耳道内部。
耳勺、毛刷也并非医用,一旦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导致耳鸣、疼痛、听力下降。
耳屎又叫耵聍
耳屎学名叫耵聍,是油脂腺和汗腺分泌的产物,原本是个“好东西”,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
润滑耳道就像眼泪能润滑眼睛一样,耵聍也能对耳朵起到润滑作用,避免发干发痒。
防尘防虫耳屎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灰尘进入耳道。而且耳屎具有特殊的味道,可防飞虫误入。
消灭细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耵聍对某些细菌起到明显的杀伤效果。
如果一点耳屎都没有,反而容易引发感染,诱发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炎。
医生教你给耳朵做“保洁”
一般情况下,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不需要采耳。耳朵难受的时候可尝试这样做。
自己清洁
如若是在外耳道的话,则可以在洗澡时用纱布,或者手绢来轻轻擦拭即可,以帮助去除污垢。
如若耳屎较多的话,则可以将棉球放入矿物油中浸泡一下,之后耳朵朝上,将棉球放在里面轻轻转动一下即可。
求助医生
出现下列3类问题时,医院进行检查,再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有堵塞感
有些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
?听力下降
有些人年纪不大,也没有耳疾,突然出现听力不佳,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耳朵不适
一些人经常随意采耳,不知不觉对耳道造成损伤,致使耵聍无法顺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采耳时有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医院就诊。
END
医院耳鼻喉科挂号提醒:为节省时间,我院特开通网络预约通道,您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预约,医院服务-
往期精选
/学科风采
医院耳鼻喉科以患为本,专注耳鼻喉诊疗!
/案例分享
困扰多年的鼾症治好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会诊回顾
医院张东山教授受热捧,精准诊疗深受患者好评!
/人文服务
情系病患,用心服务——优质护理,让患者真切感受到温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