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市群化
雾霾常态化,常常令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被当作环境问题的渊薮,恍如城市越大,"城市病"越重。究竟该如何理解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贺灿飞在近期的一篇工作论文中,以2010、2011年数据为基础,通过资源、环境和生态3项指标,研究了全国16个城市群的环境问题。结论是,与全国平均水平比,16个城市群在资源集约利用方面的表现更加出色。2010年,城市群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于平均水平,人均用水量是平均水平的1.49倍,城市群单位G中医白癜风的医治DP水耗、单位GDP电耗、单位GDP能耗分别为平均水平的55.86、48.63、91.19。这1"资源供给充裕、集约利用水平高"的现状表明,城市群能够实现较一般地区更有效率的资源利用,从资源压力角度看,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类似"集聚效应带来集约发展"的研究还有很多,其启发是,当我们希望建设美丽中国、节约利用资源时,可取的方向不是"去大城市化"、逃离大城市乃至回到"撒胡椒面"的格局里,而是要更好地利用现有城市群的基础,在城市群的大框架下实现大中小城市、县镇的更好布局。简言之,中国城市的公道空间布局首先是"更好的集聚",其次才是"更好的平衡"。城市作为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依赖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输入和对外废能废物的排出,就此而言,城市越大,与自然环境的调和压力越大。但同时,城市也是资源供给条件较好、应用技术和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密集的地方。香港的人口密度超过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北京,但交通却比较畅顺,也没有严重的污染,纽约的情况大体也一样,说明不是范围越大越有病。内地很多城市在扩大进程中,人口搬到周围,就业、教育、医疗等还在中心区,长时间通勤和拥堵,这可以通过功能调解逐步解决,也不是大城市的无解之病。明智的做法不是"去大城市化",也不是动不动就弄新城,看似人口密度低绿化漂亮,但没有人气、产业和生活,变成很多"鬼城",造成巨大浪费。应当立足现有的城市群,优化其功能和结构,努力向资源集约型和生态友好型转型。城市群越好,大城市越好,与之呼应配合的中小城市就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