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长,
需要有责任感的父母去精心呵护。
如今的宝爸宝妈都比较重视科学育儿,
在保护孩子听力健康,
知道不能随意给孩子掏耳朵,
孩子生病不能自行滥用药物,
但是在育儿当中依然存在一些粗暴方式,
不知不觉在伤害的孩子听力。
伤害孩子听力举动一:
喂奶姿势不当
常见画面: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妈拿个奶瓶呈90°角度喂奶。如果宝宝嘴巴或鼻子溢出奶水,擦干后继续喂。
点评:这种懒人喂奶方式,或者喂奶太着急、喂奶量过多,导致宝宝不能及时吞咽而引起呛咳,那么奶水可以从咽喉部发生逆流进入耳朵,诱发急性中耳炎。原因是婴幼儿的中耳发育还不成熟,当孩子的鼻咽部开口较低时,咽喉处的液体就容易流入中耳。
急性中耳炎如未能达到及时诊治,可以造成鼓膜穿孔而导致听力受损,病情继续恶化的可出现渐进性耳聋,或继发脑膜炎、脑囊肿等严重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伤害孩子听力举动二:
捂嘴不让打喷嚏
常见画面:孩子吃饭时突然觉得鼻子痒,一个“啊嚏”正要冲出嘴鼻,这时旁边一只大手及时伸出来,捂住孩子的嘴巴。
点评:打喷嚏是我们的鼻子对受到外界刺激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由于大声打喷嚏不雅观,不少宝爸宝妈教育孩子如果想打喷嚏,一定要用手及时捂住嘴巴。但是大人一下子强行捂住孩子嘴巴,却可能使咽部增高的压力无法释放,结果这股压力冲击耳朵的咽鼓管,甚至损伤鼓膜而发生穿孔。对于正处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捂着嘴巴打喷嚏,还容易让病菌进入中耳鼓室,诱发急性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伤害孩子听力举动三:
强行灌药
常见画面:“药好苦,我不要,不要.....”好说歹说,熊孩子还是不肯乖乖喝药。这时爸爸一把拉过孩子,捏着孩子鼻子灌下药去。
点评:捏鼻子强行灌药或孩子哭闹时灌药,这一行为潜藏两个危险:第一个危险是容易导致药物误入气管,引起呛咳,严重的可导致窒息;第二个危险就是咽喉部的药液会通过咽鼓管流到中耳腔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伤害孩子听力举动四:
用力擤鼻涕
常见画面:孩子感冒流鼻涕,大人拿纸巾帮孩子擦鼻涕,擦了几次还是有鼻涕流出来,一边用力捏紧孩子鼻子,一边说:“使劲擤!”
点评:咽鼓管连通耳、鼻、咽、喉各器官,起到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的作用。平时紧闭的它,在我们做出吞咽或打呵欠动作时,才会受刺激而张开,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用过度用力捏紧鼻子擤鼻涕时,咽鼓管会把空气送到中耳腔,使之出现耳闷、耳鸣,脓鼻涕在咽鼓管的作用下轻而易举就入侵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宁夏哇喔宝贝每天会按时给大家推荐一些母婴方面的知识,大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