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3月3日
星期三
全国爱耳日
_年3月3日,是全国第22次爱耳日,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听力受损不分年龄,人人都需要健康的听力!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人们因为有了耳朵,能分辨各种各样的自然与生物现象;能听到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声音而充满神圣感。
_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1
●
声音是什么
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首先就要说说声音是什么?
声音其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并能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空气波动。和水波一样,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里,水面就会产生一层层的波纹,向四周传播。而声波波动的物质不是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声波是有能量的,它能使被接触到的物体产生振动,就象水波能让水面上的物体摇摆一样。
2
●
普及听力保健知识
耳朵是人体五官当中的听觉器官(平衡器官也在耳内)。它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设想一个聋哑人面对无声的世界该是多么痛苦!目前中国大约有万聋哑残疾人,因此普及围产期的听力保健知识,做到优生优育,提高国民整体健康素质都是非常必要的。
3
●
保护好听力
要想知道怎样保护好耳朵的听力,首先要了解造成耳聋都有哪些原因,有哪些种耳聋。根据耳聋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传导性耳聋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现障碍所致的耳聋称为传导性耳聋。
二、感觉神经性耳聋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内耳的畸形或病变,致使神经向大脑听觉中枢传导听觉信号,产生障碍所致的耳聋。
三、混合性耳聋
其特点是上述两种耳聋的特点都兼而有之。
还有我们经常说的“十聋九哑”,其实并不是指一个人丧失听觉的同时就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而是一个人如果无法通过听觉来得知外界的信息,也就没有了说话的意义,不用再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说话的意识。因为聋导致了哑,于是就有了“十聋九哑”的说法。
十大不良习惯对耳朵的影响
1、挖耳: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其可能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致使耳聋。
2、异物塞入耳道: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
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4、滥用药物:在用药之前要注意有无耳毒性。
5、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用滴耳剂:正确的方法是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防外来细菌侵入。
6、游泳:跳水姿势不正确,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
7、婴幼儿喂奶:婴幼儿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
8、乘坐交通工具:乘飞机、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可能会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
9、环境影响:常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易患噪声性聋。听随身听(如MP3等)音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听力下降。
10、其他不良习惯:饮食不合理、吸烟饮酒、过度焦虑劳累,心情不好,不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春天,提防小飞虫入耳
春天,气候逐渐转暖,万物复苏,小飞虫多了起来,耳鼻喉门诊接诊了许多因飞虫入耳的病人。
如果有小虫钻入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虫子钻入耳朵后,应想办法把虫子弄出来,以免耳膜受伤或引起发炎。
但是,这时不能用挖耳勺或棉棒去挖耳朵,那样会使虫子在耳内乱爬,损伤耳膜。把虫子从耳朵内弄出来的较为妥当的方法是,将耳朵朝向有亮光的地方,或者用手电筒往耳朵里照,小虫就有可能朝着亮光飞出来。也可以让爬进虫子的那只耳朵朝上,向耳道内滴入干净的食用油或甘油,接着头偏向下侧成90度,使外耳道竖直向下,等小虫随着油一起流出耳道后,再用棉签轻轻擦去耳内残留的油。
专家提醒,如果用这些“巧法”都未能将耳中的虫子弄出来,医院诊治。
饮食注意
近代医学研究发现,常吃下列一些食物,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听力。
1、富含P-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
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莴苣、西葫芦、鲜桔等。
2、富含锌元素的食物:
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等。
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
如红枣、核桃、芝麻、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和杂粮等。
4、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如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
还有要记住!凡对听力有害的药物都须尽量避免使用。
揉耳朵助健康
:
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
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
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
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
★按摩耳廓:以掌心前后摩擦耳廓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可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
★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止痛、退热、清脑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并摩擦耳垂10余次,可防治头晕、眼花、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全耳“总动员”: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这一手法对内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日常护耳13招
1、戒除掏耳朵的习惯。
2、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3、夏季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
4、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
5、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
6、病毒感染。
7、避免打击头部。
8、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
9、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10、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11、老年性耳聋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的表现,出现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关。所以,老年人应定期检测听力。
12、对新生儿应常规进行听力筛查,发现有听力障碍时应及早干预治疗。
13、由于运动时内耳血供不稳定,因此最好不要运动时听MP3或使用手机。
14、出现耳鸣、耳聋及时及早就医,改善血循环和促进神经营养代谢,必要时亦可用高压氧治疗。
文稿
耳鼻喉科
排版
宣传科
校准
质控中心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