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又短暂的暑期就要来了,很多爸爸妈妈都有带孩子外出游玩的打算。在愉快又兴奋的旅途中,有一件事切忌马虎大意,那就是孩子的安全!
尤其在夏天这样一个季节,孩子穿得少,爱玩水,阳光暴烈……一不留神,很多安全隐患就暴露出来了。所以赶快跟着我们来梳理一遍,看看夏季外出的安全隐患,你还有哪些盲点吧。
1、急性中耳炎,谨慎乘飞机
有的孩子会乘飞机出行。但患急性中耳炎的孩子,在飞机起降过程中,会出现剧烈的耳朵疼痛,产生鼓膜的气压伤,导致鼓膜出血,中耳积液,甚至鼓膜穿孔。
但我们也不必因为这个,谈飞机色变。在飞机起降时,孩子如果处于清醒状态,可以嚼口香糖或吞咽食物,婴幼儿则吮吸奶瓶或奶嘴。这可以帮助开放咽鼓管,使中耳的压力和机舱压力平衡,避免气压伤。
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中耳炎,或者正在治疗过程中,那么请进一步咨询医生的意见。
2、溺水急救助,按压配呼吸
首先,儿童由于代谢旺盛,对氧气的依赖高于成人,再加上体力弱,故溺水后,可在三分钟之内就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所以,防止溺水的第一条就是——千万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在水边独自玩耍!
如果是淡水溺水,由于低渗,肺内水分很快被肺泡吸收进入血液,使血容量增加,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继而引起心跳停止、濒临死亡。如果是海水溺水,由于高渗,大量血清进入肺泡,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肺水肿。
无论是哪种情况,抢救上岸后先清理呼吸道,把呕吐物尽快清理干净,给两次人工呼吸后开始做心肺复苏。
在急救人员到场前,尽力持续地进行心外按压,有急救知识的,可以配合按压者做人工呼吸(30:2),等待急救人员到场。
如此危急的情况,还是不要发生为好,就算当时复苏回来了,后面还有心肺循环衰竭、脑水肿、肺部感染若干严重并发症在后面等着!
3、外出急救包,随行不可少
对一个遇事容易惊慌失措的妈妈来说,家庭急救包可能全无用处。如果不能记清楚该怎么应急处理的话,还不如记清楚或者这样的应急电话。
一般来说,孩子活泼好动,难免磕碰,所以急救包中可以备些一次性的带酒精或者络合碘的棉棒。如果有些皮肤损伤,可以用络合碘消毒后再用酒精脱碘,避免色素沉着。另外,创可贴也必不可少。
4、严防空调病,加湿是关键
空调打开后,有一种东西叫做冷凝水,这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分,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水分,导致室内空气干燥。而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的粘膜上皮干燥甚至产生细小的皲裂,这就使细菌病毒得以破门而入。所以,开空调的时候,要注意室内的湿度,正常生活起居下的适宜湿度是45-50%,家中可以准备一个湿度计,如果发现空气干燥了,那开空调的同时,打开加湿器。
夏季空调温度不适合过低,适宜温度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也不要太大,控制在5-8℃。
5、被宠物咬伤,肥皂水冲洗
教会孩子如何和宠物接触,一句话:只可远观,不可近玩。
万一被猫狗咬伤,第一时间用流动的肥皂水清洗伤口10分钟以上,最重要的是猫狗咬伤要尽快去接种疫苗。
本文图文内容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