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治疗 > 爱耳日虽过不可当耳旁风

爱耳日虽过不可当耳旁风

 今年的3月3日,是第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爱耳”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身边哪些声音会对耳朵有伤害?平时哪些生活习惯会伤害耳朵?你知道怎么保护耳朵吗?带着这些问题,小编采访了数十位市民,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市民不知道如何保护耳朵。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市民走入“常掏耳朵,保持清洁可保护耳朵”的误区。专家强调:“根据相关调查,全国范围内的成年人中确实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如何护耳,更有许多家长将错误的做法示范给小孩。因此,爱耳护耳,首先应了解护耳知识。”常掏耳朵,更易引发耳病

  耳屎,医学名“耵聍”,是耳蜗主动分泌出来以保护外耳道,减少异物进入耳道的物质。在理发店洗完头后,洗发师帮着掏一掏耳朵已成了理发店提供的常规服务,大多数消费者也都乐于接受这一服务,可是专家表示:“一般理发店都是使用未经医学消毒的棉签,来回搔刮耳道以取出耳屎,掏耳朵时洗发师不使用照明工具探知耳内情况,只是凭着手感反复操作,这是非常不正确的掏耳手段。不当掏耳的害处非常多,轻则导致耳道发炎,重则能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不当掏耳,首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易把脆弱的耳道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来回搔刮耳道更会把细菌带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其次,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会造成耳屎分泌增多,也就是“耳屎越掏越多”。

  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大部分人是不需要专门掏耳屎的,干燥的耳屎会随着说话、吃饭、打哈欠等颞下颌关节的运动自动排出。只有少部分人由于腺体分泌旺盛,产生俗称‘油耳’的耳屎,不及时清理会出现听力减弱、耳道发痒等不良反应。‘油耳’的市民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棉签,轻轻地清洁外耳道,频率不应高于两个星期一次,若出现耳闷、胀医院就诊,不要再自行清洁。”专家提醒,要坚决避免用发夹、火柴等硬物掏耳朵。

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听力

  长时间煲电话粥、乘车走路都听音乐、晚上塞着耳机进入梦乡、感冒时用力擤鼻涕、游泳时不注意保护耳朵……这许多小习惯都无伤大雅,但它们却在无形之中损害了听力。

  专家表示,长时间接听电话、听mp3、戴耳机等习惯容易造成噪音性听力损失,建议每次用耳机不要超过半小时,音量不要开得太大,以不覆盖外界声音为宜,如果必须长时间打电话,则要两耳交替使用。

  由于鼻咽管是互通的,因此在擤鼻涕时切勿两个鼻孔同时用力擤,避免鼻咽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游泳时,健康的耳部是不会发生感染的,但如果此时耳屎已经形成栓塞,耳朵一旦进水,易刺激耳道发炎;耳膜穿孔患者更会因鼓膜压力,引起眩晕和感染。因此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如果仍有水进入,可以偏头、单脚跳将水甩出,或用干棉签轻轻擦干。

安全用耳,从重视耳病开始

  近日,市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他反映,从正月初八开始出现了两次听不见声音的情况。后经诊断为突发性耳聋,需要住院治疗。据了解,楼先生的亲朋好友较多,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压力比较大,而且每到至亲好友家都免不了喝上几杯酒。由于精神压力大、身体疲劳、大量饮酒引发了突发性耳聋。专家表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中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发病人群也由原来的中老年人转变为以学生、白领为主的年轻人。”

  据介绍,目前尚没有发现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具体病因,但临床病例显示,生活中压力过大、神经高度紧张、大量饮酒等都可能引起突发性耳聋。

  专家提醒大家,听力发生早期轻微损伤时自己难以察觉,但如果因此忽视了预防和治疗,等到病情严重时已经难以治愈,进而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平时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痛、耳闷等症状时要尽早就医,不要错过治疗良机。例如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时间为出现病症后的72小时之内,越早治疗康复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婴幼儿的听觉器官非常娇嫩,家长还需防范家庭噪音对婴幼儿造成的失聪事故。有些成人认为微不足道的声音很可能给孩子带来终身伤害,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中还会造成孩子专注力、学习力、耐性等降低。

如何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l/885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