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殊不知方式不当,可能会把耳朵掏“聋”。
小陈(化名)平时爱去浴室做足疗、“采耳”等项目。不久前,一次“采耳”后,小陈突然感到耳痛、耳鸣,几天后听力下降明显。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小陈的鼓膜被掏破了,还出现了中耳感染,只能通过手术进行修补。
浴室里享受“采耳”服务
几天后右耳听声音很吃力
小陈今年28岁,作为年轻人,平时爱和朋友去浴室洗澡然后做个足疗放松放松,因为喜欢掏耳朵的快感,也经常体验“采耳”项目。前段时间,小陈又跟朋友相约去了浴室,可这次“采耳”后,小陈却感觉不太舒服。只觉得右侧耳道被掏得很疼,听朋友说话也很吃力,感觉声音闷闷的。小陈以为是洗澡时耳朵进水了,也没多留意。
第二天,疼痛的症状没有缓解,小陈习惯性用手指掏了掏耳朵,也没掏出东西。可是接连几天,小陈发现自己听力有所下降,感觉头晕,还有耳鸣症状,同事跟他说话,他听起来觉得吃力。
鼓膜掏出小孔需手术修补
医生提醒耳朵不能随便掏
随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小陈出现了中耳感染,并且鼓膜已出现穿孔。该院耳鼻喉科主任田树昌博士分析,鼓膜穿孔很可能就是掏耳朵方式不当引起的。
据介绍,一般的鼓膜穿孔面积较小,对听力不会有太大影响,一两周可以自然愈合。“该患者穿孔面积略大,又出现了中耳感染,已经造成听力下降,只能通过手术修补治疗。”
“我们科经常接诊掏耳朵导致耳朵受伤的病例。”田树昌介绍,一般情况下,不少人是掏耳朵掏出了血,但其实这只是损伤了外耳道,虽然出血有点吓人,但实际后果却比较轻,如果没有感染,皮肤的破损一周后就可以愈合。“也有不少年轻人盲目掏耳朵,导致鼓膜穿孔的。”田树昌表示,由于耳道较深,掏耳工具深入耳道后对深浅稍有控制不当就会触及鼓膜。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有0.1毫米。一旦鼓膜被刺破穿孔,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常掏耳朵还会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并且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医生提醒,耳朵不要随便掏,目前的耳科手术虽然可以处理鼓膜穿孔,但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才有可能恢复听力。
怎样正确掏耳?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人的耳朵都有两节,外面的一节外耳道表层覆盖着皮肤,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但里面看不到的一节表面是薄薄的黏膜,一碰就会痛。在清洁时,最好使用松软、干净的棉签,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实并不好。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来源:扬州晚报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