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中一位女士在参加闺蜜婚礼迎宾时,突然想要打喷嚏,考虑到形象问题,她便用手捏着鼻子,把喷嚏“憋”了回去。没想到,当晚耳朵疼痛难忍,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是日常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若放任不管,则有可能造成中耳炎和听力下降,市民应提高警惕,不可马虎大意。
“憋”喷嚏为什么会导致鼓膜穿孔?
医院专家表示,这种情况的确有可能发生。这是因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中间连着咽鼓管,维持中耳与外部压力平衡。捏着鼻子的时候,气体从鼻子里出不来,就可能从咽鼓管出来,串到中耳里去,强忍着打喷嚏致使中耳内气压自内向外猛烈突然冲击耳膜,引起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要保持耳朵干燥
“打喷嚏造成鼓膜穿孔属于外伤性的鼓膜穿孔。”医院医生表示,“鼓膜穿孔要保持耳朵干燥,不能进水、滴药,防止感染。有了喷嚏最好痛快打出来,因为打喷嚏本身是人体受到刺激时的防御反应,通过打喷嚏可以将体内大量细菌与异物排出体外。如果忍着喷嚏不打,就很可能让细菌‘回流’,进入到中耳、鼻窦里,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甚至鼓膜穿孔。”
温馨提示:打喷嚏时最好主动遮挡,用纸巾或衣袖轻掩口鼻,背对他人,防止随喷嚏带出的病菌扩散。一旦出现鼓膜穿孔的症状,医院就诊。
白癜风怎样能治好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