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治疗 > 民间验方蝎矾散治脓耳,只需2味,简单方便

民间验方蝎矾散治脓耳,只需2味,简单方便

脓耳,中医病名。是指由外邪侵袭,邪毒炽盛,停聚耳窍或脏腑虚损,正气亏虚,邪滞耳窍,无力托毒所致的以耳部疼痛、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严重者可引起脓耳变证,甚者危及生命。

病机

1.外邪侵袭,壅遏耳窍:风热或风寒外袭,循经上犯,邪毒结聚耳窍。或可因污水入耳,水湿内侵,湿热郁蒸耳窍,发为本病。2.肝胆湿热,熏蒸耳窍:外感湿热之邪,内犯肝胆,或嗜食肥甘,内酿湿热,湿热壅滞肝胆,上蒸耳窍发为本病。3.脾虚失运,湿困耳窍:素体虚弱,脾虚失运,湿浊停聚,泛溢耳窍,发为本病。4.肾元亏损,邪滞耳窍: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伤肾,或久病不愈,肾元亏虚,肾虚耳部骨质失养,邪毒滞留,邪毒腐蚀骨质,甚或邪毒内陷,发为本病。

临床症状:初发者起病急,耳内疼痛,胀闷,听力障碍,或有耳鸣。随病情发展,耳疼加剧,呈跳痛,或如钻痛、刺痛,痛引头脑。全身可有畏寒发热等症。小儿患病全身症状较重,多有高热,啼哭,抓耳、摇头,烦躁不安,拒食甚至耳后红肿等。鼓膜穿孔溢脓后,则耳痛及全身症状迅即减轻。病久则以耳内流脓反复难愈,不同程度听力减退为主要表现。

局部检查:病初起,鼓膜松弛部、锤骨柄、周边部的血管呈放射状充血;病情进一步发展,则鼓膜弥漫性充血;鼓膜穿孔前,其标志消失,充血呈鲜红色,鼓膜外凸或突出部位中心有黄点(脓点),若凸出部顶点有闪光点,可见脓液从此处呈搏动性流出,少数患者可有耳后完骨红肿疼痛。久病者,鼓膜紧张部或松弛部大小不等的穿孔。可有灰白色片状或豆渣样臭秽分泌物。

近年来,笔者采用民间验方竭矾散,治愈脓耳三十余例,获效甚捷。

其法是将全蝎、枯矾各等份,共研细未贮瓶。用时先将患耳脓液擦净,然后撤入药粉少许。每日一次,连用三至五日即愈。

如治张某,女,二岁半。年夏,卒然右耳流脓,经中西药物治疗多日,未见显效。后采用上药撒之,三次即意。认为脓耳多为感受风热湿毒所致。本方中全蝎味辛性平,解毒散结;枯矾味酸性裹,燥湿止痒。两药配伍,相得益彰。故脓耳用之,立竿见影。

本文图片部分摘自《江西中医药杂志》年第1期第21页。文字部分来源网上资料整理。转自岐黄民间传承

--------------------------------------------------------------------------

诚寻中医师合作,为粉丝谋取福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l/1259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