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第八章附则中医疗器械定义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的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对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医疗器械分类标准和方法是什么?
我国根据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分类目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制定: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刮痧板、医用X光胶片、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纱布、绷带、引流袋等。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显微镜、针灸针、生化分析系统、助听器、超声消毒设备、不可吸收缝合线等。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超声肿瘤聚焦刀、血液透析装置、植入器材、血管支架、综合麻醉机、齿科植入材料、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血管内导管等。
购买家用医疗器械需要注意什么?
查看经营者有没有资格。要到正规药店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并验看其是否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和《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
查看产品资质。医疗器械产品应具备《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备案凭证)。有一些普通商品宣传治疗功效混淆视听,如增高仪、减肥仪等,日常健身的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含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鞋、袜、手镯、耳环等并不属于医疗器械。 索取发票,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发票。正式发票是购买凭证,在产品保修、质量投诉中用处很大,一些搞非法销售的也往往没有正式票据,所以千万不能图省事贪便宜。 如果需要辨别真假,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在数据查询栏目中点击医疗器械,输入注册证号或产品名称,全国各地的产品都可以查到。
如何选购家用医疗器械?
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购买前应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定期由医生评价使用效果,检查有没有不良反应,防止误用损害健康。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证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选择购买和使用。
家用医疗器械主要有哪些?
可以“家用的”医疗器械也都必须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主要有:家用治疗仪器远红外线治疗仪、磁疗仪、理疗仪、中频治疗仪等。 家用检测器械:血压检测仪、血糖检测仪、电子体温表、听诊器等。 家用医疗康复器具:家用制氧机、颈椎腰椎牵引器、防压疮床垫、矫形器等。
几种家庭常用医疗器械购买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目前,不少医疗器械产品都在向着“家用”的方向推销,也有越来越多人认可其家用的方便性。但实际上,一些使用条件比较严格的医疗器械还是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使用。
(1)血糖仪怎么选
面对市场上品种纷杂,令人眼花缭乱的血糖仪,如何去选购一台方便、实用的呢?
一看准确度。首先应该明确一点,目前家用血糖仪的准确度是达不到诊断标准的。但其测得的血糖值,应与生化仪测静脉血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悬殊。目前市场上有些血糖仪内置了校正功能,用其测手指血可得到与生化仪测静脉血近似的结果。有些厂商的产品带有质控液、检测卡,专门检验血糖仪的准确性以及检测血糖仪工作是否正常,在购买时要注意询问。
二看仪器运行情况。比如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查看需血量的多少、仪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的更换方便与否、外表是否美观、大小如何等等。
三看服务。应了解血糖仪的保修期、保修项目及其他售后服务,以及试纸的供货情况。
四看价格。挑选血糖仪的时候,不仅要看仪器的价格,还要考虑耗材的开销,如试纸条、电池、取血针(有些仪器需要特殊的取血针)等。
五看功能。购买时要注意记忆容量大小以及是否附带时间和日期等功能,因为,没有时间和日期的储存结果会导致无法分辨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值。另外,有些血糖仪具有自动抛弃试纸,自动开机、计算平均值,还有闹铃、外语显示等附加功能,这些会给你的日常监测带来很多方便。
如使用血糖仪测血糖就需要扎破手指取血液测试,同时对血糖检测器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购买和使用时要充分考虑。还有一些医疗器械是一部分植入体内,一部分在体外使用,如一些人工耳蜗、某些助听器、人工喉及直接接触角膜的隐形眼镜等,这些器械都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培训下使用,切勿自行配置使用。
(2)如何选购家用制氧机?
家庭选择制氧机可根据使用的情况而定:
对功能的需求(如温度监控、断电报警、雾化功能、氧浓度报警、杀菌等);对使用强度(是否需要长时间开机)的要求;对保修时间的需求;价格的要求;对分子筛产地(国产或进口)的要求;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以及对噪音的要求等。
其中机器的使用强度直接关系到机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出氧品质,这时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强度来推荐购买合适的机型。
使用时间≥8小时/天,建议购买专业氧疗级制氧机:如“海龟制氧机”、“新松制氧机”。
使用时间≤8小时/天,可以根据其它功能性选购您所需的机型。
使用时间≤1小时/天,如果对制氧浓度没有特殊要求可选购富氧制氧机:如,“海氧之家”制氧机和“氧立得电子制氧器”。
助听器的日常保养方法
助听器是一种体积小、结构精致的电声放大器。如不小心保养使用很容易发生故障。助听器应避免潮湿,放在干燥的地方,较高湿度的地方也不宜旋转,以免影响助听器的寿命。使用时放在上衣口袋中,耳机和助听器间的导线比较细,不能随意牵拉或弯曲扭绞。耳塞要保持清洁,经常清拭堵在耳塞小口里的耵聍。助听器不可碰撞硬物,不常用时应取出其中电池,以免耗电。如要用助听器应先开开关,再调音量,调到听近距离谈话比较清楚为度,不要太响,以免耳机发生高频啸叫声。如出现高频啸叫声,可将开关暂时关掉,再打开开关,重新调节声强。不用时应关掉开关,以免费电。用的时间较长可能声强减弱。这时应检查是否没有电了。如电池发软或有液体流出,应当立即换新的电池,并用软布拭净助听器上的溢液。睡觉前应将电池取出。最好用两节电池轮换使用,每节每次不超过8小时这样电池的使用时间可以延长些。
体温计测体温要掌握什么样的方法?
人体体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差距,人体体温在清晨比较低,近傍晚则会稍高。所以一天内体温测量结果有轻微差距,这是正常的。 口温测量将体温计感测头前端放在舌头下,稍用力压住,测量时要将口完全紧闭,期间不要说话,正常口温约36.0~37.5℃。腋温测量将体温计感测头置于腋下最前端和身体平行的位置,手臂紧靠身体,确保体温计被皮肤完全覆盖且不受空气影响,正常腋温约35.0~37.0℃。 肛温测量在体温计前端涂上水溶性润滑剂,插入少于约1.5cm的体温计前端到肛门口,如遇任何阻力马上停止测量。正常肛温约36.2~37.9℃。 耳温测量测量前将耳道内耳垢或异物清理干净,将耳朵轻轻向后拉以使耳道伸直,将侦测头放入耳道,按下测量键后即可读值。正常耳温约35.8℃~38℃。 额温测量测量前将额头附近汗水或化妆品清理干净,用手将头发拨开,将感温头对准眉心约1~3cm的距离,按下测量键后即可读值。正常额温35.8~37.8℃。
常用体温计的种类有哪些?
玻璃体温计是最常见的体温计,它可使随体温升高的水银柱保持原有位置,便于使用者随时观测。 电子式体温计利用某些物质的物理参数(如电阻、电压、电流等)与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将体温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红外线体温计通过测量耳朵鼓膜或额头的辐射温度,非接触性地实现对人体温度的测量。 电子体温计的原理与结构:电子体温计是利用感温元体(通常是用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大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一般电子体温计由四部分组成,头部是感温部件,杆身是数字式温度显示器,侧面是电源开关按钮,末端是电池盒和盖。电子体温表读数直观、携带方便、小巧新颖、不易损坏,比普通水银体温表更易保管。
血压计分类和特点是什么?
水银(汞)柱血压计耐用,测量血压值稳定,较精确;完全依赖人的主观性,重复性差,准确度依赖临床医师的经验,外界噪声干扰对“柯氏音”的识别,携带不便。 电子血压计不需要掌握柯氏音听诊术,小巧轻便,使用简便易掌握,噪声小,无水银外漏,适合家庭自测或出差旅途中测量。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较差,容易受受检者的体位、上臂位置和袖带缠扎部位等因素的影响。 气压表式血压计体积小、没有液体、便于携带,无水银外漏问题,但难以保证测压数据始终准确,必须定期与汞柱血压计进行校准,通常读数偏低。
血压计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依测量结果自我诊断及治疗有风险,应遵从医生指导。在普通心律失常(比如说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等)的情况下测量会造成误差。请勿对袖带过度加压,会造成手臂淤血或麻痹。患有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血液疾病的患者,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测量时因手臂受到挤压,可能会导致急性内出血。请勿在血压计附近使用移动电话或其他发射电磁场的装置。请勿对血压计的本体或袖带自行拆卸和改造。 测量时需保持正确测量姿势,并在温度适宜的房间内测量血压。测量前预先去洗手间。在进食、饮酒、抽烟、运动和淋浴后,至少等30分钟才开始测量。测量前请至少休息15分钟以上,连续测量时,请至少间隔2分钟以上。
视力表检查视力时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一般视力检查而言,视力检查应在中等适光亮度下,检查室光线应较暗为宜。当照亮视力表时,检查者应注意避免眩光源出现在患者视野内。 检查远视力时,检查距离为5米,视力表放置高度应以1.0(或对数视力表5.0)行视标与受检者眼高平行,照明度应当合适。 按先右眼后左眼的顺序分别进行检查。如果戴眼镜者,还要检查戴镜视力,也称矫正视力。检查时遮眼板要严密遮盖非检查眼,否则双眼所测视力会高于单眼视力,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造成漏诊、延误病情的情况出现。 此外,检查时眯眼、歪头或挪动身体都是不正确的姿势,也会使得检查结果不客观,检查时必须加以注意。
如何判定医疗器械是否适用?
医疗器械产品在出厂时都附有说明书,说明书中标明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医疗器械的适用范围与该产品在其《制造认可表》或《产品注册登记表》中的相应内容一致。产品的适用范围一般是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上,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有其科学性和法定性。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前应仔细查看产品的适用范围、禁忌证、注意事项等内容,搞清楚该产品是否适用,必要时,应征求专业医师的意见。
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宜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能起到矫正视力和美观的双重作用,因而备受青少年的患者的青睐。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眼球各部位的结构变化快,近视度数不稳定,镜片曲率容易与角膜不相适应而造成角膜上皮脱落,甚至角膜溃疡或穿孔。同时,由于中小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自理能力较差,而戴隐形眼镜者每天都要对隐形眼镜进行清洗、消毒,若日常护理不当、消毒不严,会继发感染。如果左右眼镜片戴错位或戴超期镜片,也容易造成并发症。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什么?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报告工作。报告涉及其生产、经营及使用的产品所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当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调查、核实、分析、评价,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的报告后,应当对报告进一步分析、评价,必要时进行调查、核实,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时抄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如何处理?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发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当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国家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什么是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ml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胰岛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人体胰岛素生理功能的特点:微量、持续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最大的特点:维持基础率(微量、持续),使给入的胰岛素更生理化、合理化。人体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基础分泌,它不仅每3~5分钟分泌微量胰岛素,而且全天有波峰波谷——两个波峰两个波谷。即:早晨5~6点达高峰,下午4~5点达高峰;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和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是胰岛素生理需要量最少、自身基础胰岛素分泌最低的时间。
胰岛素泵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1.泵应夹在腰带上或放在口袋里,防止管道过度扭曲、折叠,避免受潮、摔坏,日常生活、活动不受影响。 2.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3点需监测指血糖,测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计时。 3.三餐前注射胰岛素,注射后立即进餐,不能超过10分钟,避免低血糖发生。 4.按糖尿病饮食原则进餐,饮食应规律,尽量避免摄入零食、饮料及含糖高的水果,禁止饮酒。 5.带泵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食规律,如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糖果、饼干,并告知医务人员。 6.洗澡、游泳前应取下泵,以免损坏。照射X片、CT、MRI、空腹B超、OGTT检查前应取下快速分离器,结束后连接上。
医疗器械的真假如何识别?
医疗器械产品范围很广,牵涉到许多学科知识,不能单一的通过某些方法断定其真假伪劣,需要综合看待问题,一般在无专业检测设备的状况下,有以下一些方面可大致判断所购医疗器械产品的优劣。
(1)上网查询:大部分医疗器械都具有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我们可以通过看标签和说明书上的内容判定医疗器械的真假,一般说来,标签上有生产企业名称、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产品执行标准号等批准文号,可以登录国家局网站进行查询。若查不到,可以向批审部门电话查询。
(2)外观:所有的医疗器械对外观都有相应的要求,一般要求其表面光滑,无毛刺,清洁、无微粒和异物;假冒伪劣产品一般外观粗糙或仿冒商标。
购买后,在使用前一定要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是产品的一部分,是由生产企业制作并随产品提供给用户的,能够涵盖该产品安全有效基本信息并用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操作,对设备操作、维修有疑问时及时与厂家联系。若发现产品问题可直接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咨询或投诉。总之,购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应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一是应根据自己的现状和身体状况(或病情)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购买,并确定产品的相关性能。二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正确使用医疗器械产品。三是不要迷信广告宣传。四是针对“义诊”的检查结果和“当场推荐”给您的医疗器械的疗效加以甄别。当您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某种产品时,应当向医生咨询,千万不要盲目购买。
如何正确认识体验方式经营医疗器械
1.什么是体验方式经营医疗器械 免费体验的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采用“免费体验,自愿购买”来推销医疗器械的一种营销方式。以免费体验形式销售的医疗器械,一般属于医疗器械分类中的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如温热理疗仪(床)、高电位治疗仪、低频治疗仪、脉冲治疗仪、经络通治疗仪、医用激光仪器设备如各种激光治疗仪等产品。 免费体验的医疗器械大都是通过对人体的热、电、磁作用实现康复理疗的效果,功能主要包括对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或缓解功能。但医疗器械不同于一般的产品,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使用不当会给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2.免费体验方式经营医疗器械容易出现的问题 (1)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专业知识缺乏的弱点,把只具有缓解疾病功效的说成治疗功能的,把只具有个别病种治疗功效的说成“包治百病”。 (2)经营者往往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和相关医学基础知识,不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临时免费体验点一般设在市场出入口、居民小区等,活动时间短、流动性大,售后服务没保证,如出现不良事件或其它病变,消费者难以追溯维权。 3.消费警示 (1)医疗器械使用都存在一定风险,请患者谨慎参加医疗器械的免费体验。 (2)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无证经营属于违法行为。 (3)购买医疗器械要仔细查看产品注册相关信息,查看商家悬挂的“体验方式经营医疗器械安全公示牌”中医疗器械注册证载明的产品适用范围,也可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4)如发现违法销售、违规产品,请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投诉举报。
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玻尿酸)适用于面部真皮组织中层至深层注射,达到改善皮肤外观的作用。目前,国内部分美容医疗机构和美容院非法销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非法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拉“业务”,给消费者注射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透明质酸钠。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用械安全,济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 一、用于医学美容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该产品必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该产品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任何单位未经许可不得生产、经营、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 二、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仅限于在国家正式批准的医疗机构中由具有相关专业医师资格的人员,经生产厂家或其委托/指定机构的专业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后,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 三、消费者要正确认识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确需使用时应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注射美容,并确认所使用产品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相关产品信息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四、切莫贪图便宜,听信商家、未经许可美容机构及 一、到持有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的商家选购已获准注册的避孕套。 二、使用前应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期的避孕套已经变质,容易破裂,不宜使用。 三、避孕套必须保存在阴凉、干燥和不接触酸、碱、油的环境中。如接触上述条件后变得发粘、发脆,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应再使用。 四、避孕套有不同的规格,使用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当规格的产品,否则过紧易破裂,过松易滑脱,都会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五、润滑液也属于二类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套时如需选择润滑液,也应到有经营资质的商家选购,且应使用水基润滑液。切勿贪图方便选择凡士林、搽脸油、乳液、食用油、洗洁精等具有润滑效果的石油基产品,否则会在短时间内增加避孕套的脆性,加速其破裂,造成避孕失败。
如何安装使用定制式义齿(假牙)
定制式义齿俗称“假牙”,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用来修复牙体或牙列的缺损缺失,生产加工义齿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等相应资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问题也越来越 一、常见假牙的两大种类: 1、活动义齿是利用天然牙和基托覆盖的黏膜、骨组织作支撑,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固位,是患者能自由取戴的一种修复体。活动义齿有磨除牙体组织少,制作清洗方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其缺点是义齿的体积大,部件多,初戴者常有异物感,发音困难,甚至引起恶心,且咀嚼效率不如固定义齿。 2、固定义齿是利用缺牙间隙相邻的天然牙作支撑,通过义齿上的固位体粘贴固定于天然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固定义齿能恢复较高的咀嚼效率,而且舒适、美观无异物感。但要求缺牙两侧的牙齿坚固,形态和位置正常,无过度磨耗及倾斜移位,牙周组织健康,无牙龈萎缩等;其次失牙不能过多,必要时还需将周围的健康牙磨除一部分,存在一定的痛苦。 二、怎么选购假牙? 选医院的口腔科或牙科诊所,要注意索取所选义齿的有关资质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加工厂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的质量保证卡,要注意查看质量保证卡中注明的材料与医疗机构承诺的是否一致。 三、安装假牙后的注意事项: 1、睡前要刷“牙”,以清除积存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的清洁。活动义齿可以拿下来用软毛刷挤上牙膏刷洗。 2、不用的义齿在睡前要把它们泡在小苏打溶液或者当天的淘米水中,不要用热水浸泡洗刷。 3、义齿是高分子的材料制成,刷牙和取戴时要注意拿稳,防止掉在地上摔裂。如果不慎折断,应将各部分保管好,医院修理,一般可以恢复原样。
如何选择和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
软性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属于高风险医疗器械,它与心脏起搏器、手术缝合线、人工骨关节等高风险医疗器械一样,都是直接和人体器官接触的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为确保公众健康和配戴安全,现行法律规定:一是隐形眼镜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未经注册的不得上市销售、使用;二是凡从事经营隐形眼镜的商家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由于隐形眼镜的验配技术、镜片设计、镜片质量、镜片规范护理等方面与佩戴者眼睛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因此,选择正规商家、了解各类隐形眼镜的优缺点和保养护理程序尤为重要。一是非法经营的“隐形眼镜”往往是来源不明且大多是未经国家批准注册非法生产或走私进口的劣质产品,配戴该类“隐形眼镜”可能造成眼睛感染、眼角膜损伤,甚至造成永久性损害;二是“隐形眼镜”有明确的配戴适应症和禁忌症,没有取得第三类软性角膜接触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商家,大都未配有经专门培训的视光学医学专业人员和特殊验配人员,没有经特殊的眼健康、眼生理检查等规范化验配程序,无法确保“隐形眼镜”的配戴安全;三是由于隐形眼镜是直接戴在角膜上,假如镜片或双手清洗不干净,佩戴隐形眼镜便较容易引起例如角膜炎等病症,如果长期每日佩戴隐形眼镜,或佩戴的时间过长,久而久之会造成多种并发症,例如角膜血管增生等问题,严重可引致失明。在此,特别提示公众,要到有资质的正规眼镜商家购买隐形眼镜,确认所选购的镜片具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要在专业验配师的指导下,通过规范准确的验配过程、试戴环节等确保选购适合自己的隐形眼镜;在日常使用中正确进行保养护理,佩戴过程中一旦有眼睛不适的情形需立即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