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
第20个全国“爱耳日”
百花盛开的春天,耳朵能聆听芬芳;
热情奔放的夏天,耳朵能聆听浪花;
硕果累累的秋天,耳朵能聆听喜悦;
白雪皑皑的冬天,耳朵能聆听温暖。
在这温暖的三月,我们又迎来了
全国“爱耳日”
我们在行动
“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儿看不见。(打一身体部位)你猜出谜底了吗?
老师
幼儿
是我们的耳朵。
3月3日我们将迎来爱耳日。为什么把爱耳日定在3月3日呢?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一看、想一想哦!
老师
幼儿
3像我们的小耳朵啊!
安全用耳的常识有哪些,怎样做能减少听力损伤呢?我们一起和锦丰中心幼儿园的宝贝们来看一看、学一学吧!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让孩子们知道耳朵的重要性及保护耳朵的方法。
逐个鼻孔轻轻按压擤鼻涕
认识耳朵
1.耳朵的功能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认为耳朵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听声音,但是耳朵其实有两大部分构成,耳蜗和前庭。耳蜗负责听声音,前庭负责平衡。前庭中的半规管和耳石器是用来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因此当它们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眩晕的症状。小朋友,你们了解了吗?
2.耳朵的结构
一般来说耳的结构可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在外部的声音从自然环境传送至人类大脑的过程中,耳朵的着三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3.如果我们没有耳朵了会怎样?
会影响我们脑袋思考的速度,变得不机灵。
会让我们不能和别人正常交流,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会让我们心理产生自卑感,不能也不愿意和外界交流,慢慢和外界社会隔离起来。
会产生安全隐患:听不见水烧开的声音、听不见汽车喇叭声、听不见别人的安全提醒和各种警报声……
保护耳朵
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1.不乱掏耳朵
耳屎是可以随着人的咀嚼而自动脱落的,大人可能故意的掏出来才觉得干净,但对于孩子,因为耳道特别短,掏耳朵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2.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在给孩子洗头洗澡的时候,可以在他们的耳朵里塞一些棉花,避免污水进入。
3.夏季游泳前需做体格检查
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治疗后才宜游泳。
4.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家
一般来说,孩子不会因为家里的一些电器的声音过大而抱怨,但是其听力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等孩子渐渐长大发现听力减退的时候,可能已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付出代价了,比如学习成绩的下降等。所以,家长,特别是年轻的家长在有了孩子后要注意,听音乐不要太大声、太劲爆,电视音量也尽量开小一点等等。
5.避免中耳感染
中耳的感染主要是鼻咽部的致病微生物,经过小儿扁平的咽鼓管,到达中耳,引起感染,导致中耳炎,可以导致听力的减退甚至丧失。预防中耳感染,做好小儿感冒的防治、保持鼻咽和口腔的清洁很重要。
5.避免用耳毒性药物
以前很多小儿应用链霉素,导致耳聋,后来发现其有很强的耳毒性,并且陆续发现了另外一些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医生用药一般都能考虑到,但是家长在用药的时候则要多加小心,尽量按医嘱给孩子服药。
6.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
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7.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避免意外发生
因为一些孩子有往自己鼻子、耳朵、嘴巴等塞东西的习惯,特别是在吃一些干果类食物,如黄豆、花生、瓜子仁等。如果是塞到嘴里,可能咽到肚子里,但塞到鼻孔、医院请医生帮忙了。
8.尽量不让孩子使用耳机之类的听力设备
耳机等听力设备对孩子听力的冲击要比音响还大,因为孩子的听力系统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尽量不让孩子使用耳机之类的电子产品。
9.避免击打头部
避免击打头部,更不可掌击耳部。击打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而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造成听力损伤甚至耳聋。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听力保护中的加减乘除
1、加法:可增加一些帮助听力发育的声音,如生活中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给耳朵做保健操。
2、减法:减少一些损害听力的声音,如噪音。
3、乘法:应多吃自身缺少并能够保护或增强听力的食物和药膳,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类。
4、除法: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对听力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如少食高脂食物、避免耳毒性药物等。
耳保健操
让我们一起来做耳保健操吧!
每天做上几次耳保健操,可以增进我们的听力、防治耳鸣、耳聋。耳部保健就这么简单!
看!宝贝们做起来真是有模有样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让我们善待自己的耳朵,
在温暖的春季,
当春天的乐章奏响时,
细细聆听她的美。
—END—
锦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