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县文化部门了解到,县委县政府、县文体广新局、宝应博物馆于今年对学宫和孙荫庭故居进行大修,力求通过进一步的修缮、布展,重现宝应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宝应学宫位于宝应县安宜镇小新桥巷25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两度被毁,明、清重建、增建。学宫又名文庙、孔庙。儒学不仅奉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庙宇,而且是古代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也是元、明、清三朝地方政府设立专供生员读书的学校。学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达平方米。现存照壁、泮池、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
学宫是宝应老城区内重要的文化遗产点,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宝应千年文脉的发源地,是历代培育人才和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根据《宝应县老城保护规划》和《宝应古城南片区保护利用规划》要求,通过保护、保留、整治、更新和整体保护,不断深化古城历史风貌基础上的古城保护利用工作。按政府要求,纳入到古城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初,县文物部门开始着手学宫修缮和布展工程。通过各部门会商,现场考察,研究论证,已拿出初步修缮方案。
学宫景区展示的主要思路是:主建筑大成殿建成儒学纪念馆、立孔子塑像,奉祀孔子、四配、十二则。主要呈现文庙功能建制、儒学文化史、孔子生平、思想学术价值及世界影响。明伦堂拟建“宝应历史名人馆”。介绍宝应科举发展史,科举鼎盛辉煌成就,以及历史上对宝应做出重大贡献和有影响的历史名人。修缮工程预计6月底完成,布展方案正在编制中,修缮完成后,布展也将随之启动。
孙荫庭是宝应人,民国著名慈善家。曾与陈式周创办慈善机构“育婴堂”,又在上海与刘朴生、陈伯容等人组织义赈协会,慈善足迹遍及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后又在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江苏义赈会、上海中国济生会等机构任职,曾为浙江宁海修筑17.5公里长的海堤,当地人为纪念他,将海堤命名为“济生堤”。
孙荫庭故居,位于我县老城区北首磨子口7号。该建筑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两院落坐北朝南。年被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是弘扬慈善文化不可多得的一处教育基地,居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参观游览价值。按照县文物保护的三年行动计划,政府出资27万多元对该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布展对外开放。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保护方针,我县文物部门决定对该建筑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门厅三间损坏的木结构进行更换,对渗漏的屋面进行修补,对凹陷、变形的墙面加以修整。对院落面东三间建筑进行风貌恢复,拆除吊顶、水泥等现代设施,恢复木格栅梦窗,辟为《慈善家孙荫庭生平事迹陈列室》,剩余三间作为孙氏后人生活住宅区。院落地面水泥改青砖铺地,恢复圈门、花坛、照壁、墙面的砖雕等古建元素。目前,该项目施工方案和布展方案已在编制中,计划于8月维修竣工,10月底完成布展,对社会开放。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正规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