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医院艺术彩医院举行。由医生、护士、患者、志愿者组成的“艺术家”们手握画笔,嘴角微扬,在白色画布上描绘五彩斑斓的世界。随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活灵活现,他们淡忘了身份、年龄的差距,沉浸在艺术的天堂里,仿佛所有的烦恼、疼痛烟消云散。
生病很痛苦,接受治疗也很痛苦。绘画可以让心沉静下来,感受色彩的奥秘。在医院艺术彩绘活动上,医护和患者共同绘画,让色彩妆点美丽环境,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共同抵御疾病。
14岁患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女孩,几个月前在父母陪伴医院救治,尽管救治过程痛苦,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目前病情已经稳定。图为与护士长李颖一起作画,任手中的画笔在舒缓的音乐中自由嬉戏。
患有鼓膜穿孔的小患者,此刻也静下心拿起画笔涂鸦,尽情感受着色彩带来的快乐。如不是护士告知,谁能看得出他周一就要进行手术。
现年85岁的患者,10年前曾做过乙状结肠癌手术,剪掉了长约毫米的结肠。尽管当下并发肺纤维化、颈动脉下肢动脉斑块等疾病,但通过中医调理,病情控制良好。但凡天气好的时候,他都会去颐和园日行万步锻炼身体。“对抗疾病,心态很重要。我每年都会到处旅游,国内除了西藏,国外除了北极,其他地方几乎都走遍了。”他乐呵呵地说。
29岁患有恶性绒癌的患者,尽管左手打着吊瓶,依旧积极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回顾从刚检查出患有癌症时的不甘,到现在更加珍爱生命、注重健康,她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虽然疾病不一定是不良生活习惯直接引起,但以后一定要更加珍视生命,多锻炼身体。”
书画养生重在养心。妇科手术后第二天,喜欢国画的姑娘也参与到彩绘活动中来。她说:“绘画或音乐对心境有很大的治愈作用,可以让人忘掉疼痛,获得放松。”
医院艺术基金会主办,旨在通过艺术作品,为医院患者提供舒缓与希望,医院都变成美丽的疗愈之所。医院艺术基金会的代表,DAVIDMOORE表示艺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我们的目标是将爱与慰藉带给各个国家的病人,用艺术改变他们的世界。”
医院艺术基金会于年在美国成立,创始人为艺术家约翰·菲特。约翰的外祖父约翰·邓肯是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乡村医生,他梦想能给那些无法负担医药费的患者以关爱。在外祖父梦想的激励下,约翰于医院做义工。工作中,他发现患者经常会盯着白墙看,神情沮丧而疼痛。于是,他想通过在墙上绘画,给患者带来关爱。
从成立到现在,医院艺术基金会已经在全世界个国家超过家医院和护理院,捐赠创作超4幅画作,共有超过万名志愿者参加。
您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就是爱!
支持就在文末点赞,欢迎留言!
「更好的时刻,从分享、点赞开始噢」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立场,感恩分享。
融智家庭社区指导中心伴随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