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
很多年轻人走在路上、坐地铁里
都喜欢戴着耳机
长期佩戴耳机
特别是音量过大
会导致听力受损
22岁小伙听力下降原来是戴耳机惹的祸小清(化名),22岁,因为感觉有耳鸣、听力有所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汪际云处就诊。医生为他做了听力测试,发现听力损失达到五十分贝,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害。
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为什么听力和九十岁的老人差不多?医生追问他的生活史,发现他每天都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而且觉得音量大才刺激,每天走路、坐车都戴着,有时候睡前还戴着耳机,每天至少四五个小时,已经持续了2年多时间。
医生确定
长时间佩戴大音量耳机是造成这位年轻人听力损害的主要原因,这种损害往往不可逆。汪医生介绍,像这样因为长时间听耳机造成听力损害的患者,临床并不鲜见,以爱用移动设备的年轻人居多。
6岁孩子听不清老师讲课相当于90岁老人听力同样是听力受损到如同九旬老人,6岁的聪聪则是因为疾病。
6岁的聪聪机灵可爱,一次培训课后,他对妈妈说:“老师说话声音很小,听不清。”究竟是孩子调皮乱说的,还是真的?聪聪爸妈在网上搜了几种听力测试方法,在家中试着测了一下,好像有问题,又好像没问题。
抱着疑惑的态度,妈妈带着聪聪来看医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雷学锋为聪聪做了检查,听力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双耳都只能听到50-60分贝左右,属于中重度损害,相当于90岁老爷爷的听力。
聪聪出生后听力筛查是好的,他妈妈从来没想到过儿子会有听力方面的问题,怎么会这样?医生检查后确定孩子患中耳炎和腺样体肥大,这是导致孩子听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由于发现及时,聪聪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了肥大的腺样体,听力得到了及时恢复。
为什么长时间听耳机会损伤听力?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汪际云介绍,我们耳朵里有一个听力感受器,上面的毛细胞受到声音刺激后,经过一系列反应过程使人产生听觉。耳机里的声音如果过大持续时间过长,会对毛细胞产生过度刺激,导致敏感性降低,产生实质损伤。
汪医生建议,良好的个人习惯是预防耳聋的有效办法。不少年轻人上下班途中都戴着耳机听音乐,公交车上或地铁上本身就有噪音,需要耳机的声音特别大才能听见音乐,这对听力的损害特别大。
建议:
成年人少用或不用耳机,如果用耳机不要超过1个小时,使用耳机一定要控制音量,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此外,太长时间的打电话也会损伤听力。
链接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医生提醒,听力损害大多不可逆,预防更重要。
如何预防儿童期听力损失?
预防中耳炎的发生。有腺样体肥大应积极治疗。预防感冒,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外耳进水,防止婴幼儿呛奶等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鼻部疾病。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减少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减少娱乐噪声。
避免掏耳朵。用金属耳勺掏耳朵容易造成耳道皮肤受损,加上所用的器具未经过消毒灭菌,容易引起各种炎症,甚至捅破耳膜。如果觉得耳痒,可用无菌棉签轻捻止痒,但不可过于深入,一般一个棉签头的长度是安全的,还应该避免双耳共用同一支棉签以防交叉感染。医院请耳科医生取出。
少数家长脾气急躁,孩子犯错后打耳光,极易导致创伤性鼓膜穿孔和耳气压爆震伤,要绝对避免这种行为。
来源:宁波晚报、东南商报
新晚报综合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爱用耳机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了!戳大拇指,提醒身边的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