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疾病治疗 > 你的耳朵还好吗认识慢性中耳炎

你的耳朵还好吗认识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俗称“烂耳朵”。很多人由于对它的认识不够,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轻者丧失听力,重者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危及生命,造成难以挽回的创伤。

如何辨别中耳炎?

耳朵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组成。而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或非化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病程达八周以上的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患者听东西就像隔了一层纸,并且听力会随头部转动或体位改变而有所提高。

若不及时治疗,待耳朵里长出胆固醇肉芽肿,听力将严重受到影响。若是儿童患病,拖延治疗会对其学语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分单纯型、肉芽型和胆脂瘤型三型。

单纯型存在有间断或持续流脓,甚至鼓膜大穿孔,但无肉芽和胆脂瘤病变,临床最常见。

肉芽型为中耳内长出红色肉芽而破坏听骨链和妨碍引流,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

胆脂瘤型就是在中耳处长出一种医学上称做“胆脂瘤”的东西,包裹了很多脏东西,包括脱屑、角化物、分泌蛋白酶、胶原酶、酸性磷酸酶等。这些酶可以破坏中耳的骨质,从而打通颅内外,也会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如何防治中耳炎?

01

外耳道进水,要及早清除。

洗澡或游泳时若有水进入外耳道,可采用侧耳单脚跳动,使水自动流出,无效者应及时就医。患有中耳炎和鼓膜穿孔者,应禁止游泳或潜水,如不慎进水,应及时用抗生素滴耳预防感染。

02

耳道有耵聍(俗称耳屎)莫乱挖!

正常外耳道不断有耵聍生长,有保护外耳道作用,大多可随咀嚼等运动脱落。若耵聍积聚成块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医院治疗,切不可自己乱挖,以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引起耳道和中耳发炎。

03

耳毒性药物勿乱用!

许多常见药物有耳毒性: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阿斯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止痛药;奎宁、氯奎等抗疟药;速尿、利尿酸等袢利尿剂;长春新碱、顺氯氨铂等抗癌药,据统计有90余种。

04

采取正确擤鼻方式。

耳朵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感冒时,不正确的擤鼻会把鼻咽部带有病菌的分泌物带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法为:紧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鼻涕,然后交替。

另外,患了中耳炎,应该马上去看专业的耳科医生,医院做鼓室成形术,若是分泌性中耳炎则还需做鼓室置管。耳CT可以明确病变的类型、病变的范围、听骨链残存情况以及是否有面神经裸露、脑板低位、颈静脉球高位、乙状窦前位等中耳畸形。

耳分泌物培养以明确感染细菌的种类,特别应注意是否为绿脓杆菌等严重感染。电测听、假鼓膜试验、咽鼓管通畅试验等听力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为手术作好准备。

东南眼耳鼻喉科简介:

医院五官科主任房清山。医院从事眼耳鼻喉科工作四十余年,曾先后于哈医大、医院及北京大学三院整形科研修,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倒睫、上脸下垂矫正、鼻中隔偏曲矫正、鼻腔泪囊吻合、扁桃体切除,鼻息肉摘除、鼻炎、鼻窦炎的治疗和手术;同时可开展各种术式的双眼皮、眼袋切除、隆鼻、歪鼻矫正、脂肪瘤无疤微创手术。

联系我们

-()







































北京中科白颠疯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jbzl/1004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