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可以去泳池里撒欢了。
妈妈:宝贝儿,游泳要注意安全。
宝贝:妈妈,我安全回家了。
可是我呼吸困难……
真事!昨天下午,武昌一小男娃龙龙游完泳离开泳池以后,居然在家里边儿差点儿“淹死”了。
回家后,他精神萎靡,不停咳嗽,体温直线飙升。父母将他医院急救,龙龙被确诊为急性肺水肿。
原因就是游泳时肺部呛水了,差点就在陆地上“淹死了”。
今天,四川名医口碑榜活动进行中,小康妹儿又认识了好多市民推荐的医生。跟医生聊了聊,原来,他早就知道了,有些危险,是从游完泳上岸后开始的……
☆bilingbiling小康妹儿专业咨询☆
☆成医院☆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张维博士☆
☆友情支持☆
NO.1继发性溺水
危险指数★★★★★
游泳时发生呛水,离开泳池后水仍肺中,虽然当时在表面没有任何异常,但随着时间推移引发了急性肺水肿。
症状:出现嗓子干疼,咳嗽,呼吸困难
入水时突然受到冷水刺激,即使没有水进入肺部,但也可能引发反射性喉痉挛的“干性溺水”
同时张博士强调:公共泳池的水属于淡水,积在肺部,有可能会吸收入血,从而导致血液的电解质、渗透压发生改变,严重的可能破坏血液红细胞,出现尿血的状况。
专家说:很多游泳池都用氯气消毒,呛入含有氯的水后,更容易引发肺水肿。特别是12岁以下儿童如在游泳时呛水后,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在孩子上岸后的24小时内留意身体变化,一医院就诊。天啦撸!居然上了岸都还那么不安全,想想小康妹儿以前真的是太天真了。
来跟到小康妹儿继续看,还有些啥!我们一样样来~!
NO.2皮肤传染病
危险指数★★★★
这个大家都能够理解吧。
重点是:如果游泳遇见传染性最强的淋病患者,健康人可能会因此而患上前尿路感染。
症状:尿频、尿急、皮肤瘙痒
专家说:游泳者在游泳之前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物品。游泳前要淋浴一下,冲洗掉身上的汗液,以免汗液中大量的尿素污染池水,并经浸脚消毒池进入泳池。进入泳池前要适当活动,不要坐池边的地面,人们随意坐在上面很容易引起霉菌感染。游完后也应及时沐浴,并用一些含碘的洗液稀释后擦拭皮肤,然后冲洗掉,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NO.3“红眼病”(急性结膜炎)
危险指数★★★☆
每年6月至8月为其高发期,且发病者以经常游泳者居多,因为没有经过充分消毒的游泳池是引起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症状:眼部有痒感、异物感或灼热感,特别怕光,结膜充血,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专家提示:如果确诊有急性结膜炎,医院就诊,同时自觉地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去公共游泳池游泳。健康人到了公共泳池,应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时不用手揉眼睛,游泳时应佩戴泳镜,有条件的可点眼药水,以预防传染性眼病的发生。NO.4脏水入耳引发炎症
危险指数★★★☆
谁都知道,游泳时耳朵很容易进水。(比如这种大耳朵)
原来有耳屎或者有耳病的人,脏水停留在耳内会使耳屎软化,使耳朵堵塞、流脓等,引发外耳道和中耳炎症。
如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严重的还会引起鼓膜穿孔等。
专家提示:游泳时最好使用游泳专用耳塞,游泳后应将耳内的水排出来。游泳发生呛水时千万不要使劲擤鼻子,否则咽鼓管扩张,脏东西就会随着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炎症。夏天来了,想好好游个泳也不容易啊。
小康妹儿要提个醒哈,以下人群不适宜游泳!
▲患沙眼、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者,治愈前禁止游泳。
▲患传染性疾病的人,在彻底治愈并经复查之后,方可下水游泳。
▲有严重高血压的人、冠心病者、醉酒的人以及精神病人不要进入泳池。
▲患有肾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中耳炎及鼓膜穿孔等病的人,身体抵抗力弱,而游泳活动量比较大,又是在冷水环境中进行,容易使病情加重。
▲皮肤有破损的人最好不要游泳,容易感染疾病。
小康妹儿要赶紧去给家里人科普一下!游泳事小,“淹死”事大啊!
想游出个前凸后翘,先把小康妹儿说的事想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