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鼓膜穿孔 > 病例病理 > 要想听力好,预防和保护措施要做好

要想听力好,预防和保护措施要做好

预防

一、如何预防老年性聋

1.不要听过高的声音:不少老人看电视的时候,喜欢把声音开得很大,这对于耳朵听力的损伤是很大的。尽量不要用太大的声音,可以适当调小一点配合字幕锻炼和保护自己的听力。

2.保持情绪稳定: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如果同时伴有血液黏度高,则会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听力下降。

3.加强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也会随之得到改善。锻炼项目可以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都可以,但一定要坚持。

二、如何预防噪音性聋

减少噪音接触时间;做好噪音防护工作,带耳塞、耳罩等防护工具;定期检测听力,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一旦发现听力下降立即采取干预手段。

保护

三、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听力

1.使用耳机要注重音量和限制时间。正确使用耳机,遵守“60-60-60”的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内,连续听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此外,最好每隔半小时拿掉耳机,让耳朵适当休息。

2.不要频繁掏耳朵。平时不要随便用不洁的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3.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婴幼儿更要禁用这些药物。

4.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5.定期检测听力。听力受损一周以内干预,康复效果最佳。定期听力检测,有助于早点发现听力下降的苗头,及时干预,尽早康复。要知道,听力下降1个月内不干预,治疗难度大、花钱多、耗时长,钱包受罪人受罪,耳朵也很难好,在此之后,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听力下降不可逆的事实,逐渐出现听力障碍和沟通障碍,影响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和个人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zuy.com/blbl/13731.html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