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西华国医馆"↑免费订阅
大家还记不记得电影《夏洛特烦恼》里,那位耳背的大爷:
“大爷,楼上住的是马冬梅吗?”“马东什么?”“马冬梅!”“马什么梅?”“马冬梅啊!”“哦,什么冬梅?
......
耳朵是人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欢声笑语、虫鸣鸟叫都需经过耳朵才能感受,若是失去听力,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没有听力,交流无从谈起,别人在说什么完全听不懂也插不进去话。不仅如此,听力障碍还会让我们对生活产生沮丧感、孤独感以及焦虑感,甚至会导致抑郁。
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听功能受损,主要表现就是听声音的能力下降了,比如小的声音听不见了,只有大的声音能够听见或者听声音的时候有共振现象,会有耳鸣等。
3月2日世卫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中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预计到年全球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出现听力问题,近25亿人患有某种程度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需要康复服务。
损伤听力的6个坏习惯
1
戴耳机
耳机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坐地铁公交时,总是有很多人习惯戴着耳机,殊不知这也会危害听力。
公交地铁上环境嘈杂,要听清耳机里的声音一般会调高音量,而高音量长时间使用耳机会造成一定的娱乐噪声。
有些人就会因此出现耳鸣、耳痛、耳朵发闷堵等症状,甚至造成听力下降的问题。
2
掏耳屎
耳屎是人体自然代谢的产物,属于酸性物质,具有抑菌杀菌作用,能保护外耳道正常的细菌,还可以阻碍声波对鼓膜的伤害。
频繁的掏耳屎,不仅会降低外耳道的抗菌能力,还可能引发病菌、真菌感染,刺激耵聍分泌,形成栓塞。
而且使用硬物掏耳朵时,如果用力过猛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
3
不正确擤鼻涕
在鼻咽和耳朵间有一个咽鼓管,在一定的压力状态下,咽鼓管作为开关维护中耳的气压平衡。
如果用手指捏住两侧鼻子擤鼻涕,压力太大鼻涕可能会走到耳朵和咽喉,造成鼓膜穿孔。
建议先擤一侧的鼻涕,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清洗干净后,再擤另一侧。
4
熬夜
现在因为加班、追剧等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响了,就是所谓的耳鸣。
熬夜缺少睡眠之后,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等等。
如果出现耳鸣,要尽快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熬夜。
5
煲电话粥
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伤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
打电话应长话短说,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此外,免提接听对耳朵伤害最小。
6
精神及情绪
负面情绪、过大的精神压力也会威胁听力健康。人在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及情绪激动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可使听力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耳聋。
如何保护耳朵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2.远离噪音:戴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减少用耳塞听歌。
3.经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
4.不随便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5.慎用药物: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6.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7. 毕业于原西安医科大学,年协助李国章教授筹建成立了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院耳鼻喉科,后又师从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学习中医耳鼻喉科。曾担任科主任20余年。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变态反应学会及中华医学会西安耳鼻喉科分会委员。从事耳鼻喉专业至今30余年,医疗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擅长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咽喉口腔科各种病症,尤其对治疗疑难杂症有深入研究,治愈了多种久治不愈的疾病。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先后在全国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专著四部。研制的喷喉药、外用药及中药制剂(舒咽丸、舒鼻丸、复方眩晕丸、御风敏鼻丸等)在临床上有突出疗效。
擅长治疗:
对神经性耳鸣耳聋、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鼻出血、鼻窦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小儿腺样体肥大、梅核气、梅尔尼氏综合征、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声带小结、慢喉瘖、喉源性咳嗽、口腔溃疡等病症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西华国医馆